38幅写生稿中,最大的那幅绘于2008年。那一年,黄小明走遍了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江南古镇,撷取水乡古村精华,创作了小型落地屏《忆江南》。没想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夕,为装饰主会场贵宾休息室,相关部门邀请黄小明将《忆江南》扩展成长宽均达5米余的大型挂屏,与同样被安放在贵宾室内的《百鸟朝凤》落地屏一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展示浙江文化、彰显杭州特色的重要载体。
其实,黄小明大师与杭州的缘分始终不绝如缕。此次展览,他就带来了与杭州结缘的第一件作品——被安装在西湖雷峰塔内、融中国传统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竹简木雕”,以及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时为西湖国宾馆打造的龙凤主题花格窗。收放自如的体量,精致典雅的画面,无声地代言着黄小明木雕“可居庙堂之高,可处江湖之远”的普适性,以及他为推动东阳木雕融入当下生活而作出的努力。
“创作即修行,创新以问道。”黄小明大师说,东阳木雕的“道”,就是与日常生活紧密交融。
半世创新,求道渐悟
创新的痕迹,在黄小明大师的东阳木雕作品中清晰可见。
展厅入口,巨大的两幅《游》系列东阳木雕把重重叠叠的鱼群转化成秩序和团队之美。这种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物事与景象的捕捉、表现能力,显示了黄小明大师作为艺术家的美的创造力。他的木雕题材,总是不走寻常路。像少数民族人物在东阳木雕中并不鲜见,他的《晨》单单挑了藏族女性,却又不表现这个群体的美丽善舞,而以油画般的光影、超写实的肌理,刻画出晨光中等待日出的牧羊女的忍辱负重和饱含期待,赋予了人物宗教的静穆感。独特的木雕语言和艺术气质深深打动了专家们,促成了浙江省博物馆将其永久收藏。
我忽然觉得,旧俗的力量会将人们一次次带回到与竹器、竹林相依相偎的日子,回到人与植物、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日子。竹编,也会在某一日重新归来,活在每一个靖江人的生活中,重新挺拔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