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那年,面临退休的黄树银说服了正在千祥高中读高一的黄小明,让他接班学习木雕技艺。“以我的成绩,考上大学并非难事。但父亲跟我说,我们家就是做手艺的命,手艺也是一种文化。”手艺也是文化,一语让黄小明毅然“变轨”。“没想到的是,我当不了大学生,却成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让他更感慨的是,经过3年苦读,他获得了复旦大学EMBA硕士学位,同时圆了“大学+大师”的梦想。
父亲黄树银的低调、朴实、善良、勤奋,为黄小明大师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筹建东阳竹编生产组织的主要成员,父亲黄树银设计主创的《八角提篮》被省政府选中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赴京展览;参与创作的《五狮戏球》《八角塔》《香炉阁》已成为东阳竹编经典之作。在创作全国竹编行业唯一国家级工艺珍品《九龙壁》时,黄树银以一人之力独创3种龙鳞编织技法,受到政府表彰。他不仅自己忠诚于东阳竹编事业,还鼓励支持子女从事工艺美术行业,把两个儿子黄小明、黄学敏分别培养成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美院副院长杭间由衷感言:“黄树银先生当得起‘大匠’这个词。篾匠的‘仁好’,是传统手工艺具有‘德行’的一种典型。”他还评价黄小明大师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审美融会贯通,创新东阳木雕艺术风格,促进了这一传统工艺在当代的进步与发展。
“父亲的一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传统工艺从业者,必须把技艺的传承当成永恒的使命,匠心和良知则是传承的两翼。”让黄小明大师欣慰的是,受父亲与祖父的熏陶,年仅7岁的儿子黄艺瑞也与竹木艺术有着亲近感。溶于血脉里的传统文化基因,将生发出什么样的传承图景?黄小明的回答是“把未来交给时间书写”。
未来,正以一种坚定的姿势向黄小明走来。伴随与日俱增的木缘,除了不断问世的惊艳之作,还有与时俱进的“道行”。
我忽然觉得,旧俗的力量会将人们一次次带回到与竹器、竹林相依相偎的日子,回到人与植物、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日子。竹编,也会在某一日重新归来,活在每一个靖江人的生活中,重新挺拔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