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桃花坞年画 尽现传统文化之美

2019-02-02 16:24:04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车尘马足年复年江南的桃花坞,都市里的年画

年画仅仅是承载农耕文明的民间艺术杰作吗?在民俗学学者李明洁看来,年画的文化基因,同样深植于市民文化繁盛的都市,而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生长于江南的桃花坞年画,之所以能在诸多年画流派中别开生面,很大程度上就与其“都市性”文化遗产的特殊属性有关。

这个春节,让我们走近桃花坞年画。回望这一有着绵长历史的江南民间艺术,以及她身处历史原境中的生命力,对姑苏版画乃至传统技艺富有当代性的评估与传承,无疑是有启发性的。

年画的肇始可以追溯至先秦两汉,那时就有岁末在门上装饰神荼郁垒和神虎金鸡的风俗。宋以后,城市经济发展,商业手工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雕版印刷术兴起,推动了民间年画的发展。薄松年在《中国绘画史》中提到,“约略从明代中后期,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年画印制中心产地,特别是清代康熙至乾隆一百多年长治久安,呈现出极为繁荣发达的局面,其中最著名的产地首推‘南桃北柳’”。所谓“南桃”,就是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争艳的苏州“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 尽现传统文化之美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龙头,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冯骥才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总序中说:“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这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农耕时代中国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强调年画作为农耕文明的民间艺术杰作,而广受乡野农村欢迎的同时;还要留意到年画的文化基因,也深植于市民文化繁盛的都市。

桃花坞

年画在诸多年画流派中别开生面,她是属于都市的。当下对“文化遗产”的讨论,较多关注材料和技艺,却很少去还原它们曾经所归属的生产和生活的语境。尤其是像桃花坞年画这样具有大城市特点的案例,将它们回置到时代的原境中,放到最初被制作出来的背景中去阐释,其在原有历史进程中的“当代性”便会水落石出。

[市面]

地理位置上独有的都市性,奠定了桃花坞年画都市性的坚实基础。桃花坞一带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商贾辐辏之苏州的市面,恐怕是其他年画产地难以匹敌的。

虽然年画的使用遍及城乡,但中国年画的产地大多不在城市的中心。以繁华都市为生产和销售的基地,且扎根在闹市中心的,恐怕也就桃花坞一家。桃花坞是苏州的一个地名,为昔日苏州寸土寸金之地。郑振铎在《中国版画史序》中写道:“桃花坞者,在苏郡城之北隅,独以刊印‘年画’、‘风俗画’有名于时。自雍正至清季,坞中诸肆,殆为江南各地刊画之总枢。”直至1949年前后,王荣兴、鸿运阁、朱荣记等硕果仅存的五大年画作坊,仍在桃花坞大街上,也可以算是桃花坞年画过往鼎盛市面的遗存吧。

都市,一个“市”字最为紧要。《说文解字》里说“市”,“买卖所之也。市有垣,象物相及也。”是说垣墙中的集市,是去做买卖的地方,物品比比相连。地段决定了人气与物流,也定义了所谓“市面”。从地理位置上讲,桃花坞与北寺塔、拙政园紧邻,阊门、皋桥,穿街可达。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民间画师宝绘轩主人作《姑苏阊门三百六十行》大对屏,此“城中阊门”,就是《红楼梦》开篇所谓“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画面上商铺可辨的招牌有:“宝源号兑换银钱”、“南北杂货”、“当出兑金玉珠宝行”“徽州雨伞”“猫食”“三鲜鸡汁大面”“分茂号红绿锦笺”;街上行人中有剃头师傅、算命先生等。画面上题:“万商云集在金阊,航海梯山来四方;栋宇翚飞连甲第,居人稠密类蜂房”。这幅年画所描绘的桃花坞一带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商贾辐辏之苏州的市面,恐怕是河北武强、湖南滩头、四川绵阳等地难以匹敌的。

贸易必然带来休闲娱乐业的繁荣。都市性及其与之相关的市民文化使得带有消费、消遣性质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明清之际,苏州的“书肆之胜,比于京师”。市民与商贾交际活动的频繁,互为因果地成就了与之相关的书业的文化市面。明万历以后戏曲、小说、弹词,以及占卜、尺牍、棋谱等通俗读物大量刊印,插图版画日趋考究,形成绘刻俱精的“苏派”风格,并在崇祯年间出现“月光型”版式。明末清初诸如“金阊存仁堂”“阊门萃奇斋”和“金阊绿荫堂”等书坊也集中在阊门附近。明代中期之后日渐成熟的刻书和版画匠人云集苏州,雕版印刷在国内一骑绝尘,插图、画谱、画笺之典雅名噪一时。工序流程、质量控制、组织与管理都已标准化,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苏州刻书勘校精慎、用纸精良、刻印精致,对与同属木刻版画的桃花坞年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人才与技艺的充分交流与竞争,是桃花坞光鲜的市面之下,扎实牢靠的底衬。

地理位置上独有的都市性,不仅为桃花坞年画带来了绝佳的商品流通环境,也打开了人才交流的渠道和了解市场需求的窗口,由此奠定了桃花坞年画都市性的坚实基础。

[市景]

戏曲年画是桃花坞年画中最有特色的大宗产品。戏文故事是最能体现市民文化特征的题材,从中大抵可以推论出当年人们对于忠孝节义和善恶是非的看法。

“花开烂漫满村坞”,市口决定了桃花坞年画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市民。明清以降,都市化的发展使得苏州当地的民俗生活越发讲究与繁密;尤其是年节的风俗和礼仪的规矩,更是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精神风貌和人文景观。

狭义的年画是适应欢庆春节需要的风俗节令画,春节作为传统民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在祭神、祭祖、吃年饭、贴年画、挂春联、守岁、拜年、走亲戚等一系列习俗中,张贴年画是格外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腊月二十三的送灶贴“灶神”开始,到除夕的贴门神、挂春联,再到初五的接财神,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看灯画,各式年画一路高张大举、博得头彩。

不仅如此,苏州地区还有在其他时节张贴广义年画的习俗,比如:清明节贴钟馗门画以辟邪,三到四月的养蚕季节会张贴《蚕猫逼鼠图》,八月十五斋月宫的时候会张贴“月光型”的《月宫图》。这类年画不仅有祈福助兴之功能,而且也记录着苏州的世俗生活与风土人情。比如,端午节张贴的《端阳喜庆图》,图中大船尾挂“顺风大吉”旗,船首小童高举“日进斗金”旗,和合二仙、钟馗、财神一同护佑助阵;另一龙舟争游竞渡,一派欢腾祥和景象。《端阳喜庆图》以传神的视觉语言再现了《清嘉录》记载的龙舟竞渡的盛景,“七里山塘,几无驻足之地,河中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此外,桃花坞年画也参与到市民的人生礼仪等大事件中。婚嫁时要张贴《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祝寿时悬挂《寿字图》《八仙庆寿》,而且每一品类的选择还颇为丰富。

桃花坞年画 尽现传统文化之美

此外,花鸟山水、仕女婴戏和小说戏曲等题材的年画,则无时间节令的约束,常销常旺。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苏州的戏曲演出极为繁盛,桃花坞年画涉及的剧目种类就远超三十种。苏州评弹源于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珍珠塔前后本》《三笑姻缘》等都取材于评弹曲目;取材于苏州历史上流行过的昆剧、锡剧、京剧和文明戏的桃花坞年画也不在少数。人物绣像、场景特写、全景描摹,乃至连环画式样的戏曲年画,寓教于乐,颇具巧思。市民阶层观看戏剧、欣赏说书的消费习惯,与阅读插图版小说的爱好相连,戏文故事题材在桃花坞年画中量质俱优也就顺理成章。戏曲年画,集合了丰子恺所谓“最深入民间”的两种艺术:“一是新年里到处市镇上贩卖着的‘花纸儿’,一是春间到处乡村开演着的‘戏文’”。戏曲年画是桃花坞年画中最有特色的大宗产品,“笙歌散后声情在,木版丹青觅音容”。戏文故事是最能体现市民文化特征的题材,从中大抵可以推论出当年人们对于忠孝节义和善恶是非的看法。

桃花坞年画 尽现传统文化之美

除了大件年画外,九月初九,吃重阳糕时上面插着的斗旗;中秋拜月时供桌的桌围和衬月饼茶点的茶食单,玩掷骰子游戏时候的博戏棋图,及至刺绣的绣稿、糊墙的彩纸等,也都是桃花坞的印品。直至今日,苏州还是喜用年画图案作包装,比如好些冬酿酒的纸盒上印的就是《福字图》。

关键词: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23-12-19 11:20:47《咕噜咕噜下春山》,生活之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