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至味 在人与人之间产生

“同样是表达友爱,意大利的朋友,会张开双臂拥抱我,问东问西;而中国朋友,就会塞一碗汤到我手里,很坚决地催促我,‘喝汤!喝汤!’”

身为英国人的扶霞,刚来中国时,曾为中国朋友们如此关心自己的饮食,而有点儿烦恼,但时间长了,她就明白了:这是在表达关爱呢。

作为中国人的我,可能也早已习惯了这种方式,而不自知。直到有一次,许久没见的朋友来家里玩,我一直追问她:你要不要喝水?饿不饿?冰箱有酸奶要不要?吃不吃腰果?烤红薯呢……她哈哈大笑,说像是回到了她奶奶家。

后来,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可不是嘛,与西方人相比,我们羞于表达情感,不会把“我想你了”、“我爱你”这种话挂在嘴边,于是就把这种感情寄托在食物上。

因此,食物,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我们最好的信使,替我们冲破语言、文化的阻隔,冲破性格内敛的阻隔,直抵人心。

有些话,不必说出口

食物这位矜矜业业的信使,不知道为我们默默承载了多少说不出口的话、羞于表达的情感。

一句“出来吃饭!”,是中国式父母的道歉;一句“多吃点哈”,是中国式主人的热情;一句“你喜欢什么口味的棒棒糖”是中国式少年的隐晦告白……似乎,许多话不必说出口,或不必说得太直白,双方都已明了其中的意思。

1

当我们想要表达关爱时,食物也总是打着头阵。嘴上的话未必说得漂亮,但递到眼前的食物,却是最真诚、最熨帖的安慰。或是,熬夜加班时,妈妈端过来的一碗银耳莲子羹;或是,心情烦闷时,朋友送来自己做的椰蓉芋泥面包。

记忆里,每一种充满香气的食物,无不盈满暖暖的温情。这温情全在于做食物的人,斩淘切洗间的丝丝关切、添盐减油时的深深挂念、熬炒烹炸中的缕缕情谊。

仔细想来,“老婆饼”、“外婆菜”之所以得名,或许也是因为这份窝心的感动。它们代表的是一种家常的味道,也是最日常、暖心的关切。

你的记忆里,是否也有一个爱的邮箱,里面装满了好吃的?爷爷奶奶的关爱,来得没那么及时,总是一点一点积攒在好吃的食物里,等回家去看他们的时候,再一把掏出来,好吃的小面包、饼干、大苹果、罐头……甚至,有时候,苹果都放蔫了、饼干都放潮了,但也没关系,他们的心意已经成功抵达,暖暖的很窝心。

快递普遍以后,这样可爱的“意外”,就很少发生了。自从到了外地工作,总能收到家里寄来的特产,辣酱、腊肉、萝卜干、姜片……、一位室友的冰箱里,总是满满的存着一大箱妈妈包的饺子,我们常常一起用辣酱蘸饺子吃,分享着同一份来自家里的味道。偶尔,我们又包些食物,寄回家去,一来一回,诉说着各自的挂念。

稀松平常的日子里,食物传递的那一份关爱,又在记忆里发酵出绵绵的暖意,让人回味。

深情,在食物里慢慢流淌

如果说,日常的关切,对于这位信使来说,还是初级任务。那么,当它掉入了“爱情的陷阱”,任务的复杂性,则要让它不得不多动点脑筋了。

王家卫也曾说:“食物的概念就是一男一女,你可以去喝个茶,或者见个面也没事。但要是有一天,你说,我愿意跟你吃一顿饭,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如果你愿意跟这个人花两个小时去吃一顿饭,起码对他是有很大的好感才会去做这个事,这代表你愿意跟他进一步交往。”所以,在他的电影里,食物常常是作为一把剧情和情感的钥匙,待人去开启。

“征服了你的胃,就征服了你的心。”这句老话说得不无道理。现实生活中,食物也是感情很重要的调味剂,没有电影里的兜兜转转、暧昧缠绵,却也是平淡日子里的缱绻深意。

蔡澜曾说,自己举双手双脚赞成婚外情,给人留下一副“浪子”的印象。却不知他私底下和太太结婚几十年相濡以沫、平淡又深情。

蔡澜曾说: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调情。明明念叨着石斑,端上桌的却是炒花枝,当他几乎忘了石斑时,她忽然就会端上一盘蒸得撩人肺腑的大石斑来……蔡澜吃了半辈子美食,也认识了不少名厨大师,却没见过架子比太太还大的。想吃的时候,她不一定愿意做,偶尔做了也不是最惦记的,等到不抱指望时,忽然又来了惊喜。

2

每当节日、纪念日或者妻子生日,蔡澜更是早早去菜市购买新鲜的食材。帝皇蟹、鲈鱼羹、龙虾宴,做一顿大餐要从早上忙活到下午,可蔡澜却特别享受这个过程。一汤一羹,都藏进了对妻子的爱意。

或许,食物,就是他们的情感密码。再多的浪漫说辞和礼品,也不如一桌精心准备的饭菜,来得熨帖。食物也可口,情谊也绵长。

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当我们在吃一个东西时,吃的是什么?或许,不只是它的味道、口感,更多的时候,美味,也是一种食物里的人情味。

陈晓卿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说得干脆、大胆。但是,和鲁迅所说的“吃人”不同,陈晓卿吃的是人情,吃什么、在哪吃,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我从来都不认为食材好,厨师好,就能给你带来最多的快乐,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会说最好吃的是人,你没有好朋友,那些东西味同嚼蜡,是难以下咽的。”

3

最有味道的,往往也是食物背后的人情。有时候,不太可口的食物,却因为人情的融入,也变得有滋有味。

大家总说:“妈妈做的饭是最好吃的”,就连陈晓卿、蔡澜这样的美食家,被问起什么最好吃时,也如是回答。但是,全天下的妈妈都温柔贤惠做得一手好菜吗?恐怕未必。

主播治治,就摊上了一个不会做饭的妈。一般人都很嫌弃食堂,而她却从小就觉得食堂和餐馆的饭反而很好吃。放假回家,也会偷偷瞒着爸妈点外卖。但是,在她的记忆里,也有属于妈妈的味道。

妈妈却从没有放弃过,为她做爱吃的食物。比如,她小时候在《大长今》里看到,而心心念念的紫菜包饭。比如,疫情期间,外卖送不进小区时的一份“炸鸭子”(炸鸡的复刻版)。

她说:“虽然妈妈厨艺很一般,但是总有这种创造炸鸭子的心情。”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心意,这种味道也变得无可替代吧。

细细想来,记忆中最美味、最难忘的食物,总是带着浓浓的温情,有家人的牵挂、有恋人的贴心、朋友的关切,甚至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每一次味觉上的享受,都关联着情感与记忆。

食物,因情感的融入而变得独特。至味,就在人与人之间产生。

于你而言,食物,是一位称职的信使吗?你又有什么话,曾藏在食物里呢?

(原标题:食物,是最好的信使。文字、图片来源誰最中國及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眼下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五千多年前的先民更中意什么样的春日出游穿搭?三个看点带你认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2024-05-20 10:38 甘肃省博物馆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