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木胎女舞俑也是值得一说的文物。其头部为泥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舞女头梳高髻,点朱唇,描花钿,涂红双颊,下身穿红黄间隔的竖条曳地长裙,肩上垂下一条绿色白花披帛,舞女呈侍立恭候状。可以想象一旦上场施展才华,必像白居易描述的那样:“飘然旋转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非中华之威仪”
阿斯塔那张礼臣墓舞乐图绢画这次也来了。图中舞伎发挽高髻,额头描锥形花钿,红裙曳地,足穿重台履。左手上屈轻捻披帛,挥帛而舞的姿态呼之欲出。其上方有一鹦鹉,颇具点睛之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情趣。人物形象清俊,身材修长。线条流畅,笔法细腻,设色鲜丽浓艳。人物面部运用了晕染执法,表现出娇嫩的肤色。这是目前中国最早有确切年代、在绢上描绘妇女生活的作品之一。
新疆策勒达玛沟,古代属于阗国。这里曾经破获一起文物盗掘案,追回了一批原出土于达玛沟托普鲁克墩遗址的壁画。画中男女赤裸扭动,线条优美舒展。据段晴老师考证,壁画描绘的是古印度梵剧《优哩婆湿》中的故事场景,为印欧语系产生最早、流传最广的一个爱情故事。
于阗是塔里木盆地上的绿洲国家,王室姓尉迟,很早就有人移居中原。据说唐初名将尉迟敬德的祖先很可能就来自于阗。唐代前期于阗派到长安的人质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叫尉迟跋质那,儿子叫尉迟乙僧。他父子二人将于阗的绘画技艺带到中国,尤其擅画充满异域色彩的佛像,为当时长安的寺院绘制了大量的杰作。《历代名画记》说尉迟父子“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所画“皆外国之物象,非中华之威仪”。几幅达玛沟壁画是否能印证着这些记载呢?现场近距离一探究竟吧。
舞蹈和音乐是人生命的本能,新疆古代舞乐,鲜明地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融共生,看看这些来自西域的宝贝,定然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