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几十年的京剧艺术,很少有艺术家可跳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时代,前辈艺术家创立的艺术风格范畴,仅仅以“传承”方式延续着京剧艺术。墨守成规,阻碍了艺术创新。
马连良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成为京剧艺术传承的重要论断。一些艺术流派传人,连本流派艺术特色都没有很好传承,更何况开宗立派。一些流派风格难度过大,面临后继无人窘境。更重要的是,在数十年艺术史演进过程中,像梅兰芳一样,既拥有坚实传统功底,又能够学通古今,将东西方戏剧理论融合研究的学者型演员几乎绝迹。在这些综合因素促使下,几十年来没有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也在情理之中。
流派的得与失
中国科学界,一直存在“钱学森之问”:当今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实际上,中国艺术界,也存在着一个“全民族之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为什么一个京剧新流派都没有诞生?
面对当代传统戏曲,人们仅知道京剧、昆曲是民族文化精粹,可真正决定买一张戏票的人,却寥寥无几。即便入场观看,也多出于好奇和教育孩子的目的,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审美需求市场。票房结构单一,观众老龄化,新剧目吸引力有限,各种问题困扰着传统戏曲。事物内因决定事物发展轨迹,造成传统戏曲现状的还是内部出了问题。
其实在很多传统艺术领域,流派模式一直存在。人为强烈地将艺术风格划分出派别,而没有将它们统一起来融合思考。学习书法的学生,往往会被问到,你学的是谁家哪体,似乎离开欧颜柳赵就不是楷书?学习篆刻的学生,总会遇到属于哪派哪家的诘问,似乎除了汉印、西泠,就不算篆刻。
近几十年培养的京剧新人,几乎人人出师入派。一位京剧演员,如果不属于某个旧有流派,好像是件丢人的事。如今京剧大赛的参赛选手,往往自报家门、流派导师;京剧申遗成功,庆贺大会就是“流派对口”。京剧新人必须成为流派传人,而创造新流派的动机和需求也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总体是流派个体的集合,风格流派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为将流派观念强化,划分出艺术风格之间的壁垒,对一门艺术的长远发展,其作用还有待商榷。在传统表演形式式微,人们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的时代,用现代思维方式,破除门户,拆掉壁垒,或许比固守传统更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