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宁海平调:鲜活舞台背后的左支右绌(2)

宁海平调:鲜活舞台背后的左支右绌(2)
2019-10-17 15:05:53 中国文化传媒网

《葛洪》讲述了晋朝时期宁海疟疾频发,葛洪与妻子鲍姑不计个人安危,以百姓利益为重,与奸商斗争,发现青蒿汁作为有效药物,最终消退瘟疫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紧凑连贯,平调唱腔韵味十足。舞台布景以“望闻问切”四个篆体大字的拆分拼接搭配传统道具贯穿始终,一些现代表现手法也屡屡呈现,如舞台定格、一人独白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当地观众陈孟莲边看边赞不绝口:“有趣,有趣。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新鲜的一台戏了。”

鲜活舞台的背后,记者也了解到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作为“天下第一团”左支右绌的难处。

传承中心相关人员给记者算了笔帐,作为可以排演大型剧目的剧团,最少人也需要五六十人才能运转。传承中心如今只有28人在编制内,除去年纪大不能登台的,仅有11位演员和5位乐手可以上台演出,因此另外招募了36位编外用工,这些人员需要剧团用演出收入发工资。演出分淡季和旺季,在7月至9月,由于天气炎热,基层演出又多以露天为主,穿着厚厚的戏服,曝晒在2000瓦特的舞台灯下,演员无法正常表演。该时段演员工资就成了难题。

其实无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还是地方政府,对于海宁平调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浙江一省,就有甬剧、杭剧、姚剧、绍剧等大大小小几十个非遗剧种,分摊到每个剧团资金并不充裕,而且所拨经费大多是项目经费,管控严格,无法真正落实到人头。

宁海平调:鲜活舞台背后的左支右绌

传承中心的生存大多依赖下乡演出的收入,有时是村里庆贺,有时是某老板做寿,才肯请剧团到当地表演。以剧团每人吃、住、行成本500元计,60人的剧团需每天3万元的收费才能大体收支相抵。但下乡演出多源自民间集资,收入不会太高,因此传承中心的演出盈利十分微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