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宁海平调:鲜活舞台背后的左支右绌(2)

宁海平调:鲜活舞台背后的左支右绌(2)
2019-10-17 15:05:53 中国文化传媒网

《葛洪》讲述了晋朝时期宁海疟疾频发,葛洪与妻子鲍姑不计个人安危,以百姓利益为重,与奸商斗争,发现青蒿汁作为有效药物,最终消退瘟疫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紧凑连贯,平调唱腔韵味十足。舞台布景以“望闻问切”四个篆体大字的拆分拼接搭配传统道具贯穿始终,一些现代表现手法也屡屡呈现,如舞台定格、一人独白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当地观众陈孟莲边看边赞不绝口:“有趣,有趣。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新鲜的一台戏了。”

鲜活舞台的背后,记者也了解到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作为“天下第一团”左支右绌的难处。

传承中心相关人员给记者算了笔帐,作为可以排演大型剧目的剧团,最少人也需要五六十人才能运转。传承中心如今只有28人在编制内,除去年纪大不能登台的,仅有11位演员和5位乐手可以上台演出,因此另外招募了36位编外用工,这些人员需要剧团用演出收入发工资。演出分淡季和旺季,在7月至9月,由于天气炎热,基层演出又多以露天为主,穿着厚厚的戏服,曝晒在2000瓦特的舞台灯下,演员无法正常表演。该时段演员工资就成了难题。

其实无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还是地方政府,对于海宁平调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浙江一省,就有甬剧、杭剧、姚剧、绍剧等大大小小几十个非遗剧种,分摊到每个剧团资金并不充裕,而且所拨经费大多是项目经费,管控严格,无法真正落实到人头。

宁海平调:鲜活舞台背后的左支右绌

传承中心的生存大多依赖下乡演出的收入,有时是村里庆贺,有时是某老板做寿,才肯请剧团到当地表演。以剧团每人吃、住、行成本500元计,60人的剧团需每天3万元的收费才能大体收支相抵。但下乡演出多源自民间集资,收入不会太高,因此传承中心的演出盈利十分微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