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讲述了晋朝时期宁海疟疾频发,葛洪与妻子鲍姑不计个人安危,以百姓利益为重,与奸商斗争,发现青蒿汁作为有效药物,最终消退瘟疫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紧凑连贯,平调唱腔韵味十足。舞台布景以“望闻问切”四个篆体大字的拆分拼接搭配传统道具贯穿始终,一些现代表现手法也屡屡呈现,如舞台定格、一人独白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当地观众陈孟莲边看边赞不绝口:“有趣,有趣。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新鲜的一台戏了。”
鲜活舞台的背后,记者也了解到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作为“天下第一团”左支右绌的难处。
传承中心相关人员给记者算了笔帐,作为可以排演大型剧目的剧团,最少人也需要五六十人才能运转。传承中心如今只有28人在编制内,除去年纪大不能登台的,仅有11位演员和5位乐手可以上台演出,因此另外招募了36位编外用工,这些人员需要剧团用演出收入发工资。演出分淡季和旺季,在7月至9月,由于天气炎热,基层演出又多以露天为主,穿着厚厚的戏服,曝晒在2000瓦特的舞台灯下,演员无法正常表演。该时段演员工资就成了难题。
其实无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还是地方政府,对于海宁平调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浙江一省,就有甬剧、杭剧、姚剧、绍剧等大大小小几十个非遗剧种,分摊到每个剧团资金并不充裕,而且所拨经费大多是项目经费,管控严格,无法真正落实到人头。
传承中心的生存大多依赖下乡演出的收入,有时是村里庆贺,有时是某老板做寿,才肯请剧团到当地表演。以剧团每人吃、住、行成本500元计,60人的剧团需每天3万元的收费才能大体收支相抵。但下乡演出多源自民间集资,收入不会太高,因此传承中心的演出盈利十分微薄。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博纳影业联合摄制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决胜时刻》今天举行“峥嵘岁月同心同路”新闻发布会,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导演宁海强、编剧何冀平、摄影指导邵丹、美术指导霍廷霄
4月27日,“访静城宁海,品霞客精神“名校学生宁海主题采风活动在十里红妆文化园启动,来自国内6所名校的9名学生走进宁海,开始认识和深度探索宁海这个人文底蕴丰厚的浙东小城。
10月14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的善琏湖笔厂非遗活态传承馆正式开馆。 展馆由原有的湖笔生产厂房改造而成,设置湖笔制作工序介绍、湖笔实物展示、湖笔文化体验等内容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10月17日—22日在成都举行。近90个国家(地区)的5600余名嘉宾将参会,来自全世界的1100余个非遗项目将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