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嵌珍珠天球仪不单单外观华丽,球体里头还藏着一些小机关。一旦到了特定时间点,它就会奏乐播报时间,称得上是一个超顶配版本的闹钟。
此外,它还装了发条。你可以想象一下,当给天球仪上了发条之后,它还会转起来,流动的星河将近在眼前。
而且球上还标明了二十四节气,也有代表着赤道圈、地平圈和子午圈的圆环。
所有的精巧设计,让人浮想万千,古人是不是想要把那时的所有天文发现都放在这颗球上。
▲《国家宝藏》
这个天球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从“上帝视角”看星星的体验。看它的时候,我们如同置身穹顶之外。
我们不但能看到星星,仿佛还能看到站在星空之下仰望的人们。
古人为什么爱看星星
从给星星取名,再到把它们画下来,甚至是给满天星河“3D建模”,在看星星这件事上,不夸张地说古人们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只为了离星星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们现在可以靠发达的科技技术探索星河,但古时候没有高清望远镜,时不时又有天灾人祸,甚至更早时连温饱都是个问题,在那样糟糕的条件下,为什么古人还愿意花这么多心思在看星星这件事上呢?
其实古人看星星不光是为了浪漫,更重要的是为了活着。
星象的变化跟天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平民百姓看星星,是因为它们会影响到自己什么时候要下地、什么时候要播种。他们看星星更多是为了把握住自己吃饭的家伙什儿。
▲(清)焦秉贞《耕织图》局部
同时古人相信“天人感应”的理念。《周易》中有记载,天象可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和事件的进展。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火星,“荧惑守心”,火星在心宿附近转悠就是不太吉利的征兆。
为了趋利避害,在古代,人们看星星不仅琢磨出了占星术,宫廷里还专门设立“钦天监”这样的职务,向皇帝传递“天意”,还会影响着皇帝的活动。
▲唐太宗与官员在外观星纪录片《地图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