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星星了?
最近的天特别好。晚上在群里,一句“兄弟姐妹们!今晚的星星太好看了!”炸出了一大群奔向阳台看星空的人。
“外面星星真的很多!你看有的还在发光呢!”
其实不光咱们喜欢看星星,古人也喜欢,而且他们还钻研出了一些看星星的浪漫方法。
基本浪漫玩法
取名画画两手抓
观星不断玩出花
古人看星星的时候,并不只是抬头静静地观赏它们,而是把自己的想象力揉进了星星的命名工作中。
比如你看到发着红光的火星,会给它取一个什么样的别名呢?
▲火星 图片来源网络
古人叫它“荧惑”。不仅因为它“荧荧似火”,更有意思的是,这颗星啊,还是个爱四处瞎逛、位置移动飞快的“迷惑”存在。
古人还给“金星”取了多个“艺名”。《小雅·大东》里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如果金星早上在东边,得用“启明”叫它,如果傍晚在西边,就得改口叫“长庚”。
▲金星 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道你还记得苏轼诗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吗?诗句中所说的“天狼”是恒星里头最亮的那颗。
你看,它浑身散发着蓝白光,是不是还有点高冷男神的范儿。不过,在古人的印象里,这是一颗有着侵略意图的邪恶星星。
▲天狼星 图片来源网络
古人畏惧它,可又想打败它,所以在“天狼”的东南方向找了一把“弓箭”(弧矢星宫),试图让它盯着“天狼”不要轻举妄动。
▲弧矢星宫对着天狼星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古人的浪漫还不止停留在给星星取名上。他们的浪漫持续进阶,甚至把星星搬到了画上。
你看这幅西安交通大学校内的汉代墓室天文图,上面画着“二十八星宿”。
▲西安交通大学纪录片《千年回响》
“宿”就是休息的地方。古人把沿着黄道、赤道附近的星星,分为二十八宿。
就像天上的星星群组成了一栋栋宿舍楼,又因为这些星星们离太阳、月亮和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很近,所以看起来像是这几位的专属二十八处休息区。
一般我们看星宿只会觉得它们是星星的集合体而已,但在这幅图里,它们是会“动”的:
比如这里有只竖着尖尖角的“猫头鹰”,它叫觜(用来标注星座时读zī)宿。
虽然面部壁画已经脱落,看不到它的表情,但是想想这个翘起来的角,还是有种莫名的可爱在里头。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虚拟展馆觜宿
还有这边,担架里装着一只死去的、有角有斑点的鬼宿,由一前一后两个人拉着向远处走去。
明明扛的也是个怪物,但这两人感觉有些平静,不知道是被吓懵了还是真的“勇士”。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虚拟展馆鬼宿
仰望星空,古人用自己的不羁想象把相距千里的星星,描绘成一个个有故事的存在。
高级浪漫玩法
站在穹顶之外看星星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古人的浪漫还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甚至整出了一个3D立体星图,就是这个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金嵌珍珠天球仪 故宫博物院藏
天球仪通体都是黄金做的。先来看它的底座部分,纹路是翻涌着的海浪。目光往上,有九条龙裹浪盘绕,它们通力擎住了一个大球。
▲金嵌珍珠天球仪(局部) 图片来源网络
当你凑近看这个大球的时候,能清楚看到上面镶嵌着数千颗珍珠。
它们可是象征着空中的点点繁星。大小不一的珍珠代表着星星的亮度,像织女、天狼等等这样的亮星,珍珠就会大颗一点。
▲图片来源:杨鸣涛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天文学研究》
你看这珍珠的光芒加上球体自身的光亮,有没有被这立体星河闪到了。古人的建模能力实在是太强了,简直高质量地复刻了他们想象中的星空。
▲《国家宝藏·展演季》
金嵌珍珠天球仪不单单外观华丽,球体里头还藏着一些小机关。一旦到了特定时间点,它就会奏乐播报时间,称得上是一个超顶配版本的闹钟。
此外,它还装了发条。你可以想象一下,当给天球仪上了发条之后,它还会转起来,流动的星河将近在眼前。
而且球上还标明了二十四节气,也有代表着赤道圈、地平圈和子午圈的圆环。
所有的精巧设计,让人浮想万千,古人是不是想要把那时的所有天文发现都放在这颗球上。
▲《国家宝藏》
这个天球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从“上帝视角”看星星的体验。看它的时候,我们如同置身穹顶之外。
我们不但能看到星星,仿佛还能看到站在星空之下仰望的人们。
古人为什么爱看星星
从给星星取名,再到把它们画下来,甚至是给满天星河“3D建模”,在看星星这件事上,不夸张地说古人们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只为了离星星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们现在可以靠发达的科技技术探索星河,但古时候没有高清望远镜,时不时又有天灾人祸,甚至更早时连温饱都是个问题,在那样糟糕的条件下,为什么古人还愿意花这么多心思在看星星这件事上呢?
其实古人看星星不光是为了浪漫,更重要的是为了活着。
星象的变化跟天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平民百姓看星星,是因为它们会影响到自己什么时候要下地、什么时候要播种。他们看星星更多是为了把握住自己吃饭的家伙什儿。
▲(清)焦秉贞《耕织图》局部
同时古人相信“天人感应”的理念。《周易》中有记载,天象可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和事件的进展。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火星,“荧惑守心”,火星在心宿附近转悠就是不太吉利的征兆。
为了趋利避害,在古代,人们看星星不仅琢磨出了占星术,宫廷里还专门设立“钦天监”这样的职务,向皇帝传递“天意”,还会影响着皇帝的活动。
▲唐太宗与官员在外观星纪录片《地图传奇》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顺治帝还在纠结要不要出去迎接远道入京的达赖喇嘛。大学士洪承畴和陈之遴见前一天夜晚太白金星有异常,有流星进入紫微宫,特意提醒顺治帝要关注天象的变化。皇帝一听,决定还是不亲自去接见达赖喇嘛了。
在星象变化的指示下,古人们掌握了农耕的最佳时机,得以解决温饱问题,也继续探索着更多全新的观星方式。
星空之下,他们以各种浪漫的方式宣告:
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更好地活着。
小时候,每次一到中秋节,我们吃着月饼,看着星星月亮,总能想起“玉兔捣药”、“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那是千年前古人们在看星空时留下的无垠浪漫想象。
▲纪录片《飞吧嫦娥》
而千年以后,“嫦娥工程”奔月,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探月征程。“鹊桥”是我国的中继通信卫星,“北斗”成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天宫”的出现,让中国载人空间站从此拥有了姓名……
当那些想象照进了现实,古人的浪漫得以延续,书写至今。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想出了各种方式,想要看清那满天繁星,但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追寻美好和探索未知的过程,其实都有这些星星们一路见证着。
我们与古人,就在这星河之下,即使相隔千年,仍感受到彼此心跳的火热。等一个天晴的夜晚,就一起出去看星星吧!
参考资料: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天文学研究》杨鸣涛
《仰望星空追踪日月星辰——从中国古代对空间的观测与探索说起》倪伟波
《〈史记·天官书〉星象(续完)——天人合一的幻想基准》伊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