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发明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寿命受到视力的严重制约。例如猎人的远视力比近视力更重要,而从事精细加工的手工业者、经验丰富的账房会计或是常年阅读的抄书人,通常会在40多岁后因为老花眼而被迫退出这个行业。
回顾历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作眼镜镜片的材质就是玻璃,在科学水平不高,众多高科技材料未曾出现的时代,玻璃一直是人类对抗视力问题的最重要武器。
先有老花镜后有近视镜
考古学家曾在亚述文明遗址,发现了制造于公元前750年至前710年的水晶镜片,研究者推测这个镜片是被当作放大镜使用,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镜片。水晶是一种天然晶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水晶石二氧化硅含量可以达到99.99%。水晶的硬度为摩氏7度以上,不易加工,也不能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再加上导热性强于玻璃,所以水晶镜片置于眼睛前方会感觉到凉爽,但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罗马人很早就知道圆形玻璃容器装水可以起到凸透镜的作用,矫正视力老花,不过他们误认为这是水在发挥作用。古罗马作家塞涅卡 (Lucius Annaeus Seneca,4年—65年) 用装满水的玻璃容器阅读。
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 (Pliny the Elder) 提到过,暴君尼禄会透过手持的镜片,观看角斗场上的情况,不过没有说明镜片的用意。这是一个单镜片,材质是翡翠,使用者只能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通过镜片远眺。研究者认为,皇帝可能患有弱视,把翡翠置于眼前是为了避免日光对眼睛的刺激。翡翠稀有,绿色的镜片也会影响清晰度。这种眼镜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眼镜。
1268年,英国人罗格·贝肯发现将水晶的凸面靠近眼睛字母会显得更大也更清楚,这是关于矫正视力的最早记录,而真正的玻璃镜片诞生于1286年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玻璃制造业十分繁荣,用玻璃制成凸透镜用于阅读,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很流行,并随着贸易传播到东方更远的地区。
有文献记载,威尼斯玻璃厂生产一种适于阅读用的眼镜,这种“眼镜”类似今天放大镜式样,是有手柄的单镜。威尼斯政府在1300年4月,还曾对眼镜行业制订了规章制度,当时的会议档案资料中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一般玻璃来代替材质优良的水晶石磨制眼镜。欧洲最早的戴眼镜人画像出现在1352年意大利的一座教堂,主人公是该教堂连续40年任教的著名传教士。画中的这位老者佩戴着眼镜书写。
《圣切尔的休》,1352年,壁画,绘于意大利特里维索圣尼古拉斯教堂。画中主人公是该教堂的一位传教士,他正佩戴着眼镜书写,这是欧洲最早戴眼镜的人物画像
眼镜发明后,研究者在实用性方面作了说明和推广,但并没有引起当时医学界的重视,只是作为商品摆在商店里,由佩戴者自行选购。此时的眼镜仅限于矫正老花眼,对近视问题仍然束手无策。
由于磨制凹透镜的工艺更复杂,用于矫正近视的眼镜,要推迟至15世纪中期才出现。1451年8月25日,意大利菲拉的阿尔杜伊诺·达·巴萨在写给皮耶罗·迪·科西莫·德·美第奇的信中提到,他收到了4副眼镜,其中3副是近视镜。
《尼诺·德·格瓦拉红衣主教肖像》,1541-1609,埃尔·格列柯,布面油画,现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画中人物佩戴的眼镜用线绳挂于双耳,形态与现代眼镜已经很像了
从手持镜到“蹬脸上鼻子”,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双眼视物,眼镜的外形设计走过了几条不同的路线。比方说,眼镜片被装进铁制的圈里,用一根轴把两个圈连起来,用手举在眼前,刚好对准两只眼睛,为了防止丢失,它又被镶上链子,这种眼镜的缺点是没有解放双手。相反,有和帽子为一个整体的,设计者将眼镜挂在帽子上,想用眼镜阅读就得戴上帽子,相当之不便。人们又尝试把眼镜镶进一根宽皮带里,皮带的两端可以系在脑后,很像一块蒙眼的布条。约在1790年,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单镜片眼镜,用眼窝周围的肌肉力量来固定镜片,平时挂上链子,塞进上衣口袋,似乎只有高鼻深目者才能驾驭。
18世纪,镶嵌在玳瑁手柄中的单片眼镜,形态类似于今天的放大镜,工匠还在手柄底部安装上轴,为眼镜配上可以转动的盖子
大约700年前,意大利的一位磨制放大镜的匠人,率先使用了铆合的方式加工镜片。他给放大镜装上架框和一支短柄,用钉子把两个短柄钉在一起,让人们可以把它搁在鼻梁上,才有了现代眼镜的最早形式。后来又有了挂在耳朵上的眼镜,不过两条腿是直的或者使用线绳,但已经与现代眼镜外观类似了。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大约在1600年画了一幅戴眼镜的红衣大主教肖像画,眼镜用线绳作耳挂套在耳朵上,除耳挂外,其外形与现在的眼镜无异。
这种设计在舒适度和方便性上取得了平衡,因此成为眼镜造型的主流。此后在眼镜的设计上,人们从最开始追求的方便,逐渐进化为追求精巧、美观、装饰性强以及轻盈。笨拙的镜架逐渐轻便,眼镜架除了原有的骨制、铜制、铁制之外,又有了皮制、金制和银制。随着塑料、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使用塑料框架和金属框架已经成为眼镜的主流。
紫禁城眼镜爱好者
对于视力衰退的困扰和对眼镜的需求,古今中外同理。在东方,关于眼镜的史料记载并不少见。据考古发现与文献可知,在西洋眼镜传入之前,我国已经有了防护眼镜、单片镜和西域传入的老花镜,眼镜在我国的应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981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广陵王刘荆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该镜直径为1.3厘米,镶嵌在用黄金精制的联珠花纹金圈中,可以放大物体4至5倍,这说明我国早在东汉初期就能加工磨制水晶石凸透镜片了。
金圈嵌水晶放大镜,东汉,直径1.3厘米,重2.3克,1981年出自江苏汉代广陵王刘荆墓。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4至5倍,可见我国东汉时就掌握了磨制凸透镜的技术
清代学者赵翼所著的《陔余丛考》中记载:宋时有一位叫史沆的狱官,看卷宗时会取十几种水晶放在旁边,阅读时他就把水晶举起来放在眼面以增强这些文字的清晰度。可见,我国南宋时期已经有了用于帮助阅读的凸透镜片。
玻璃材质的眼镜在明代宣德年间传入中国,明代人曾形容当时的眼镜大小如两个铜钱,“色绝似云母,而质甚薄”。眼镜用金丝当轮廓镶嵌在一起,两个镜片“合则为一,歧则为二”(形状类似剪刀)。眼镜的大小可以放在中等匣子里。老年人眼花看不清小字时,把此物打开,放在眼睛前方,或是用绢带绑在脑后,字立刻就变大了。
明代流入中国的这种老花镜有的来自西域,是用良马交换得来,也有的来自海上贸易。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把眼镜带到东南亚,又传入中国。当时,眼镜,确切地说是老花镜通常作为稀罕物件由皇帝拿来赏赐给老臣。只有身份地位不凡、有财力人脉的上层阶级才能搞到。
到了清代,眼镜实现了本土化生产,磨制镜片的视觉原理已经被中国人掌握。光绪年间举人徐珂就总结过眼镜的原理和用途:“用凹面镜,以补眼内水晶体之凸隆过度;用凸面镜以补水晶体之过薄,而增其凸度,得明实目前细微之物,是为远视镜,大抵老人所用,又称为老花镜;用平面镜,以防尘埃、避光线,是为平光镜。”“我国所制皆为水晶为之,有色者,浅之为茶晶,深之为墨晶。自外国之托力克片输入,用水晶者遂少。”因为中国的玻璃生产一直不温不火,明清时期广东工匠们仿制进口货制作的眼镜,用的都是水晶石替代玻璃,成本太高,价格也居高不下,清人陈康褀说:“今水晶眼镜兴于国初,弥贵于珠玉。”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的记载,清代宫廷的眼镜主要来自西洋人的进献,以及王公大臣、粤海官员的进贡,内务府也会到北京的古玩市场上购买;对于皇帝有特殊要求的眼镜,则交由造办处自己制作。
清代宫廷眼镜,双镜片,耳挂为线绳。清代雍正皇帝的眼镜主要来自西洋人的进献,以及王公大臣、粤海官员的进贡,内务府也会到北京的古玩市场上购买;对于皇帝有特殊要求的眼镜,则交由造办处自己制作
雍正七年(1729),太监张玉柱呈给皇帝一副西洋人制作的眼镜,雍正帝把眼镜退回去并下旨让造办处比照自己常戴的一副眼镜重新修改,特意注明:盒子里写西洋文的纸条要改成汉字再呈上来。太监领了旨,拿着纸条去让郎世宁翻译了一下,写的是“七十岁”。这副西洋眼镜被换成玳瑁圈加皮盒留用。
当时内务府采购和造办处磨制的镜片,会在档案中特意标一个“岁数”以及皇帝对眼镜的具体要求。专家推测,这个“岁数”当然不是雍正当时的年龄,而应该是代指老花镜的度数。例如“照三十岁上用眼镜做几副,俱做大样一些”,“雍正五年六月初一日,员外郎满毗传做备用,赏用五十、六十、七十岁玻璃眼镜,每样五副”,这些标明岁数的老花镜,一部分是皇帝自用,另一部分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
雍正是位不折不扣的眼镜迷,宫中无论采购还是自制眼镜数量都非常庞大,多数时间一下单就是十副。每一副眼镜有不同的功用和适用时辰,有老花镜,也有近视镜,此外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申时、亥时各一副,后来午时、未时、酉时、戌时也各加做一副。这还不够,此后卯时和子时又添做一些,光是与时辰有关的眼镜最后就凑够了24副。皇帝对眼镜的要求也很严格,造办处做的眼镜度数不明确或是不合规格的,一律打回重新“收拾”。
雍正朝时,西洋进献眼镜一次就不下百副,都是玻璃镜片,而清宫内务府到古玩市场采购的眼镜大多是中国自制,镜片是水晶。宫中仿制的西洋眼镜也都使用玻璃材质,再加上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装饰。因为皇帝需求特别大,内务府一般都会提前把后几年的眼镜都做出来,放在库房里存着,皇帝一旦需要,立刻奉上。
醉心工科知识的康熙是否戴眼镜并没有确凿记载,但他经常赏赐臣下眼镜。而写诗如写日记的乾隆皇帝留下的海量诗作中,有专门写给眼镜的,他在诗中说,眼镜“或以水晶成,或以玻璃制,玻璃云害眼,水晶则无害。水晶贵艰得,玻璃贱易致”。不过乾隆帝并不是眼镜爱好者,即使年逾七十古稀之年,眼睛老花阅读困难时,也不愿意依靠眼镜,大概是从心底里不服老。
清代宫廷收集的这些眼镜,很多流散不见,只有百副留存,大小不一、样式灵巧、做工精良,有平光镜、近视镜和老花镜,以老花镜最多。宫藏自制的水晶眼镜,镜架有黄铜的、玳瑁和象牙柄等,此外还有一副金丝镜架玻璃镜片的眼镜,上面刻有14k的含量标志,是为末代皇帝溥仪专门定制的。
1921年,溥仪患上严重的近视,在庄士敦以及当时在华的外籍眼科医生的建议与要求下,溥仪配上了眼镜。起初端康太妃强烈反对,她说皇上正当春秋鼎盛,怎么就像老头一样戴上“光子”(眼镜)。可见当时的清宫里所见,以老花镜居多,近视镜较少。溥仪视力水平为近视425度,散光75度,配的几副眼镜均为当时流行款式,包括圆形深茶色克罗克斯镜片,金属折角镜框,此后他的大多数照片中,都是佩戴眼镜的。
最早的玻璃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最早的概念来自列奥纳多·达·芬奇。一次他把头伸进盛满水的半球形玻璃缸,睁开眼睛向外看时,突然发现原本看不清的物体变得清晰了。他为这一奇特的现象设计了一幅草图,虽然没有转化为最终成果,但这一理论最终被应用在隐形眼镜领域。
在达·芬奇的启发下,大家大开脑洞,产生了许多疯狂的想法:有人提出将充满水的软管直接对在眼球表面,相当于眼珠上突出两根水柱,但这样没法眨眼,根本行不通;也有人要把软管固定在眼皮之下,并在其中填充动物胶质,这方法依然吓人。
直到1888年,德国的眼科医生阿道夫·菲克 (Adolf Eugene Fick) ,用普通吹制玻璃制打磨了一副略大于角膜的角巩型镜片。这种镜片最初是为了让长有圆锥形角膜的病人角膜变得平坦,以恢复视力,并没有提升视力的效果。医生在兔子身上实验成功后,又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另一位德国医生奥古斯特·穆勒在1889年发表的论文里记述了自己研制的隐形眼镜,这副眼镜同样是玻璃材质。穆勒按照自己的眼睛尺寸量身定制,但是嵌入半小时后实在受不了剧痛宣告失败,不过佩戴时确实改善了他的近视。
此后,很多人钻研如何改善隐形眼镜的舒适度,他们面临了两大难题:其一是镜片过大,无法与眼球完全贴合。这种玻璃隐形眼镜几乎覆盖了人的整个儿眼白,对于敏感的人类眼睛来说,是塞进了一个巨大而厚重的异物,自然很不舒服;其二是玻璃材质并不透气,对于需要呼吸的眼睛来说不能长期佩戴,“如果眼球缺少氧气,那么眼角膜就会慢慢膨胀。”正是因为这些在当时看来无解的难题,玻璃隐形眼镜在全世界的试戴人数不超过500人,其中佩戴忍耐时间最长的也只有4小时。
1945年制造的硬性有机玻璃隐形眼镜。它的直径更大,覆盖整个儿眼白。1949年,第一个“角膜”隐形眼镜问世,比原来的“巩膜”镜片小得多,一天可以佩戴16小时,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角膜镜片昂贵且易碎,导致隐形眼镜保险的出现
1948年,美国人凯文·托赫 (Kevin Tuohy) 发现,其实隐形眼镜不需要覆盖整个眼白,进一步减小了镜片的尺寸,这样不仅增加了舒适度,也减小了佩戴时眼镜滑出的几率。不久后,一种被称为有机玻璃的新型合成材料问世,为隐形眼镜的完善创造了机会。托赫使用这种材料制造了更小、边缘更光滑的隐形眼镜,新型小镜片仅仅覆盖角膜,厚度也较薄,使用者可以佩戴一整天。这在隐形眼镜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这种眼镜使用久了还是会对角膜产生磨损,边缘不够贴合,常常发生滑落。
1961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高分子化学家奥托·威特勒 (Otto Wichterle) 研制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并用它制成隐形眼镜,与此前的硬型隐形眼镜相比,这种材料的隐形眼镜柔软、易贴合、有一定的透气性,被称为软型隐形眼镜。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软镜的专利技术获得美国FDA销售许可,其隐形眼镜行销全球。
树脂材料的发明让玻璃在框架眼镜领域几乎销声匿迹,而隐形眼镜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使用的材料历经玻璃、硬式合成材料、硬式高透氧材料、软式水凝胶材料和软式硅水凝胶等数次更替,相信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未来佩戴隐形眼镜会更加安全舒适。人类的视力问题,也许和玻璃之间的瓜葛会越来越少,但玻璃带领研发者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使我们更舒适清晰地看清这个世界,作为开路先锋,它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清代宫廷眼镜研究》《镜里乾坤》《眼镜历史的考证》《隐形眼镜都有百年历史》《非球面镜片面形检测技术综述》等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展出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