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难穿,高底鞋自一出现就并非适合所有人的“基础款”。高挑的鞋底让未经过训练的人连穿上它行走都困难,更别说穿着它进行日常的劳作。因此,它更多见于宫廷,特别是皇室贵族女子,平民也顶多是在“结婚或参加礼仪活动时”穿。在这种场合下,难不难穿已经不是第一位,此时的高底鞋更像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脱离日常劳作的人才有可能跟它产生联系。
电视剧《甄嬛传》中,皇帝送给甄嬛的蜀锦鞋。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这种象征意义同样出现在西方高跟鞋中。16世纪,相传出生于意大利的贵族小姐凯瑟琳·德·美第奇(也就是后来的法国亨利二世的王后)将高跟鞋带入法国,对身材矮小的凯瑟琳来说,高跟鞋让她的身型更加挺拔,身材也更加性感。因为凯瑟琳的“代言”,许多欧洲女人都跟风开始穿上了高跟鞋。到了17世纪,为了树立威严,身材矮小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穿上了高跟鞋,而到了路易十六时,他身穿的红色高跟鞋就已经成为皇室身份的象征。
路易十四像。来源/巴黎凡尔赛宫
为了体现身份,贵族们更是想法设法在高底鞋上做文章。据《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一书中记载,慈禧的一双高底鞋上饰有“珍珠,宝石,璞玉,翡翠等,一应宝贵的饰物,可说是应有尽有”。仅一双鞋就耗银70万两。不仅装饰奢华,鞋的种类更是多样,慈禧身边的宫女德龄在《御香缥缈录》(又名《慈禧后私生活实录》)中写道:“在宫中住了那么几年,可说是没有一天不见有新制就的凤鞋,送到太后跟前来让伊品评和察看的。一天工夫,至少必有一两双,多至五六双”。对贵族而言,一双鞋不再局限于其实用性,鞋背后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则更加重要。
慈禧穿着缀满珠宝的旗鞋。来源/莫艳《清代旗鞋》
就像奢侈品一样,对购买者而言,主要功能便是彰显自己的地位。
参考文献:[1]莫艳. 清代旗鞋[J].文博, 2007年第2期.
[2]张春梅.从文化融合视角看“花盆底”与缠足陋习[J].满族研究, 2013年第3期.
[3] 严勇 房宏俊 殷安妮.《清宫服饰图典》[M].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4] 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1900年.
[5] 郝伟宏. 清代旗鞋初探[J].文艺生活, 2016年第8期.
[6] 梁文倩. 三寸金莲与花盆底[J].服饰导刊, 2021年第5期.
[7] 宗凤英.《清代宫廷服饰》[M].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8] 郭美情 陶娜 张志春. 高跟鞋起源探索[J].兰台世界, 2008年第7期.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