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宋元时代的足球:由盛而衰的全民娱乐风尚

2017-11-20 09:40:27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三人场户

以上三种白打,已经踢法变化多端,球技美不胜收。《蹴鞠图谱》说:“其他如四人场户名火下,五人场户名小出尖,六人场户名大出尖,七人场户名落花流水,八人场户名凉伞儿,九人场户名踢花心,十人场户名全场,俱是巧立名色,错乱喧哄”,故不一一赘述。

白打也可以进行对抗赛,但有场地空间的大小之别,如约定打三间,便以丝网围成三立方尺的空间,以此类推,直至打八间则为八立方尺(尽管名义上也有打九间至十三间的,但空间却在八间上不再递加,也许只在踢法上有难度之别)。然后将围定的空地以十字划界,对抗两队各有若干人参赛(人数或据二人场户至十人场户选定),南北各为对抗队,每队再分左右班。据《事林广记·白打社规》,其胜负规则是在唱筹发球后,“右班踢在左班围内,在班踢脱,输一筹;杂踢得活,亦输一筹;但只许拐、搭踢住。若出围下住,复入围内,打对班,赢两筹。若对班踢住,赢两筹。若是对班踢脱,输三筹。”细味这段规则,每队各分右班与左班,而对班则指对手队,便能顺利解读全部规则。

白打比赛以失分制定出胜负高下。据《蹴鞠图谱·输赢筹数》,输一小筹或一大筹各有十二种情况,而十小筹相抵一大筹。裁判由都部署坐正中,桌上放一银盆,教正坐在都部署的次位,然后“手执筹钱,小钱作小筹,大钱作大筹,输赢将一钱放于盆内,亦要社司众友同看明白,为证筹数”。

筑球赛:宫廷球队的玩法

设球门的筑球对抗赛更具观赏性,宫廷庆典上大多是筑球赛。据《事林广记》所载球门图,两门柱高三丈二尺,中间阔九尺五寸,两门柱上端张挂一横幅状的网罩,正中开一直径二尺八寸的圆孔,名叫“风流眼”,气毬射入风流眼,才算有效。但据《蹴鞠谱》上的毬门图,风流眼直径却仅有尺二,比前者小了一半多;这一直径与《东京梦华录》说集英殿祝寿筑球时,“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是完全一致的,射中的难度自然更高。

据《武林旧事》,为皇家服务的教坊乐部专设筑毬队,共三十二人,左右军各16人,但仅有毬头(应即队长)、跷毬、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七种名目,其他九人或是后备队员。比较汪云程的《蹴鞠图谱·毬门人数》与佚名的《蹴鞠谱·校尉职事》两张单子上的人员名目,可以确定的上场球员共有正挟、副挟、解蹬、骁球、挟色、守网、骁色等七种称呼,尽管与《武林旧事》七种叫法上略有异同,但在人数上却基本一致。由此看来,筑球对抗赛每队队员至少7人,包括替补队员在内可多至十六人。两队球员分穿绯、绿两色球衣。



《事林广记》所载筑球球门图

据《蹴鞠图谱·毬门社规》,参赛双方先应约定比赛局数,两场、三场与五场都可以,然后抓阄或拈卷,决定何方先开球。一方毬头开球,用脚踢给骁色,骁色挟住运球到毬头右侧,顿放在毬头膝上,毬头用膝筑起,一筑射球过眼,即为胜点。如射球不中,撞在网上顺下来,只要守网人踢住,传与骁色。骁色再次挟住,仍运球前去安顿在毬头膝上,让他再试射过网。如果射球过门,落在对方场地,对方球员接住毬,也依法运球给己方毬头射门。如此往复,直至一方射门出界或未接住球落地为负点。最后以射门过风流眼多者获胜。有球门的对抗赛,规则简单,输赢了然,而据《蹴鞠图谱·毬门人数》里,除队员外,还有都部署校正、社司、知宾、主会等人员,或是执行裁判的工作人员。若是民间比赛,获胜方则“众以花红、利物、酒果、鼓乐赏贺”。至于皇家表演,据《东京梦华录》说,“胜者赐以银盌锦彩,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毬頭吃鞭,仍加抹抢”。“抹抢”亦作“抹跄”、“摸枪”,即在脸上涂抹灰白粉以为羞辱。据《梦梁录》南宋内廷比赛犹然遵循这一惯例:

乐送流星度彩门,东西胜负各分番;

胜赐银碗并彩段,负击麻鞭又抹枪。

蹴鞠之流行:女子踢球蔚成风气

在骑马民族入主的元朝,踢球仍是民间的最爱。南戏《张协状元》有一段丑净对话,反映的应是宋元之际南方的场景:

丑说:那一年踢气毬,尊官记得?

净说:相公踢得流量随步转,明月逐人来。记得耆卿踢个右簾,相公踢个左拐。

丑说:当职踢个右拐。

而活动于大都的关汉卿,在散曲《不伏老》里傲然宣称:“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足见这位大剧作家也是个踢球爱好者。元曲中多有蹴鞠为题材的小令,张可久曾借此寄寓人生的感兴:

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圆满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

与唐代相比,宋代女性蹴鞠的记载不多,但流传至今的瓷枕与陶枕上仍有女子踢球的图案。河北邢台出土的宋代瓷枕,上绘一身着花布掩襟衫的女子,下着裙,系腰带,独自蹴鞠,从衣饰神态看,当是普通妇女。台北故宫藏有宋画《闲庭蹴鞠图》,画一女子在柳下以脚掂球,旁有四男子围观。

元代蹴鞠已不及宋代盛行,但女子踢球反而蔚成风气,在杂剧、散曲、诗词与话本里都有所见。仔细推究,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女艺人献演。关汉卿有散曲《女校尉》,说女艺人“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杨维桢赠刘叔芳《蹋踘歌》也是同样情况:

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

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蜨窥飞燕回舞。

步矫且捷如凌波,轻尘不上红锦靴,扬眉吐笑颊微涡。

描写她球艺之高,犹如蝶飞燕舞,低不坠地,蹴之陡高。元散曲《一枝花·妓女蹴鞠》描写这些烟花女子一边踢球,一边祈愿:“六片儿香皮做姻眷,荼蘼架边,蔷薇洞前,管教你到底团圆不离了半步儿远”。杨维桢的《踏踘》诗也专写女子踢球:

月牙束靿紅幧首,月門脫落葵花斗。

君看脚底软金莲,细蹴花心寿郎酒。

作为文坛领袖,杨维桢的诗引来了郭翼、吕诚的唱和,都活脱脱勾画出女子踢球的香艳之态:

倡园小奴花个个,蹋踘朝朝花里过,钗坠蜻蜓髻倭堕。

髻倭堕,玉珑璁,娇倚树,双脸红。(郭翼)

江南稚女颜色新,百花楼前蹋绣轮,红蕖小袜不动尘。

不动尘,放娇态,微风来,舞裙带。(吕诚)

第二类是居家女性的蹴鞠运动。这种女性娱乐性活动,也往往与男子混踢。据杂剧《度翠柳》,旦角对母亲说:“将过气球来,我和师傅踢一抛儿咱。”说的正是家庭内男女混踢的习俗。南戏《琵琶记》说,老佬佬与养娘惜春邀请老院公工“踢气球耍”,说的也是这种混踢。传世的元代“蹴鞠纹铜镜”,两个官宦人家的青年男女正在同场踢球,一对僮婢在旁边观战,说明男女混合踢球也很普遍,

细观画像石,作为百戏表演,东汉蹴鞠就有音乐伴奏。据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唐代蹴鞠比赛依然鼓乐助兴: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髙阁。遥闻击鼔声,蹴鞠军中乐。

进入宋代,蹴鞠表演有乐队伴奏的记载并不少见。据《宋史·礼志》,朝廷款待辽金使臣,蹴鞠艺人入宫献演时,还征调旗鼓乐人四十名。《东京梦华录》也说,每年集英殿为天子祝寿,当左右军筑球时,都有“乐部哨笛杖鼓断送”。张公庠有《宫词》说:

再坐千官花满头,御香烟上紫云楼。

万人同向青霄望,鼓笛声中度彩球。

似乎射门时尤其注重鼓笛伴奏。《蹴鞠谱》也印证了这点,气毬“不着网,不过者,鼓不响”,说明射门中的必有鼓乐齐鸣,表示祝贺。南宋孝宗时特设教坊乐部,“筑球”下除职业型球员两队各十六人外,随队还有小乐器四人,分别主管嵇琴、箫管、蓁(竹头)与拍,也应是伴奏用的。

据陆游《西湖春游》说,“冬冬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说明民间踢球也有鼓笛伴奏。元代延续宋代习俗,元刊《事林广记》附有《蹴鞠图》,画面左侧有三人组成的小乐队,一女子击板鼓,一女子敲檀板,一男子戴蒙式毡帽在吹横笛,蹴球的三男子与陪侍的三仆人都穿元代服饰。这与元剧《百花亭》说的“蹴鞠秋千,管弦鼓乐”,恰能图文互证。



蹴鞠伴奏

蹴鞠运动在元代民间依然盛行,但在官场却渐遭排斥。元武宗仍爱看近臣表演蹴鞠,曾赏钞十五万贯,大臣阿沙不花进谏道:“以蹴鞠而获赏,奇技淫巧之人进,而贤者日退,国将如何!”地方官也通过劝善文,指责蹴鞠与击球、射弹、粘雀等都是“不遵先业,游荡好闲”。进入明代,在诗词、民歌、笔记与小说里,仍多蹴鞠的描写,说明踢球依旧有着群众基础,但风头之健不仅难以比肩宋朝,即便与元代比也大见逊色。入清以后,蹴鞠运动逐渐式微。一蹶不振,以至于今。

据说,现代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论证,曾获得国际足联的认可。宋元足球的流行与成功,不仅足以成为后人的谈资,也许还能引起今人的自豪。但这些旧事往迹早已雨打风吹去,与当今中国足球可没有半毛钱关系!

关键词:足球蹴鞠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