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行大射礼于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意思是在行大礼时,上衣为玄色,即青黑色,下衣为白色、浅色的裳。
在古代,上衣包含衣、襦、袄等,而下衣包含裳、绔、裈等。自两汉后,裙的出现让裳、裙成为下衣的主要部分。下裳通常由布帛拼合而成,看起来比较像我们今天看见的民国时期的旗袍,在腿的两边有两道分叉,而裙则是被做成完整的一片,没有分叉,穿时从前面围向臀后。
与“衣”相比,“裳”的使用更具普遍性
古代人对穿衣说讲究也讲究,说不讲究也不讲究。怎么说呢?我们知道古代有关衣服的称呼有很多,如裙裾、小袄、下裳等,而且分类细致,各有所指。
但是对于“裳”,古代人用得十分普遍。各种衣服都可以与“裳”配对,甚至与“服”一样,可以与别的字联系起来,作为一种特定的服饰,比如:
“鞠裳”(jū cháng)指的是有封号的妇女的服饰
“冠裳”(guān cháng )指的是官吏的全套礼服
“兼裳”(jiān cháng)则指代厚重的服饰
在这些用法中,“裳”都读作“cháng”,并没有“shang”的音。相比起“衣”,“裳”似乎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代表性,是一个重要的常用字。
△玄衣纁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