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胡蝶出演的《火烧红莲寺》第二集票房大卖,此后不到四年间,她连续主演该片的续集直到第十八集。一时间,影坛掀起了武侠神怪片火光剑影的风潮。观众陶醉于胡蝶在银幕上飞檐走壁、飘飘欲仙的“轻功”。但胡蝶因影片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而陷入了苦闷。她此后的作品发生了明显转型,在《富人的生活》《桃花湖》《自由之花》《歌女红牡丹》《啼笑因缘》等电影中,胡蝶饰演了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的人物,受到观众好评如潮。
1933年3月5日,胡蝶主演的《狂流》在上海首映,引发轰动,此片以1931年大水灾为背景,讲述了社会底层与富人阶层的斗争,真实的洪灾场面是民族危亡的隐喻。左翼影评人认为“在国产影片当中,能够抓取现实的题材,而以正确的描写,和前进的意识来制作的,这还是一个新的纪录”,称赞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
胡蝶的幸运,不仅仅是能够比同行业女演员有更长的职业生涯,而且,在华语电影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变革浪潮里,她都站在最前线。1931年,明星电影公司率先与法国百代公司合作,推出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胡蝶完美的普通话使她从默片时代的同行里跳脱出来,大放异彩。此后,在《啼笑因缘》《姊妹花》中也收录了胡蝶所唱的歌和所说的方言,成为早期有声电影中有深远影响的两部作品。上海电影业与胡蝶的演艺事业在193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1935年春季,胡蝶携《姊妹花》等数部由她主演的电影,出国参加苏联国际影展,接着游历了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所到之处皆受到各国盛大的欢迎和不惜溢美之词的赞誉。这次游历是胡蝶生命中的一段华彩乐章。当她回国之时,前来迎接的中国影迷像迎接英雄凯旋一样挤满码头。在早期中国电影明星中,很难找到第二个人可以比胡蝶有更丰富的游历经验和开阔的眼界。
1935 年胡蝶应柏林记者之邀请,在当地街道上留影。©潘氏家族
1935年,胡蝶泛舟柏林郊外,同游者为中国驻德公使刘崇杰之子。©潘氏家族
电影皇后:“不能永远是主角”
展览中,还有一些关于胡蝶感情生活的珍贵镜头。
胡蝶与丈夫潘有声,图片由展览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