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胡蝶的婚礼是当时重大的文化事件。除了亲友们的祝福,进步的电影人士希望胡蝶将来能突破家庭的束缚,继续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职业女性。田汉写过一首贺诗《别关在厨房里》赠给胡蝶,希望她不要丢掉电影事业:“昨夜飞来红帖子,一时举国欢无比,煮酒都开玳瑁筵,罗丝看秀鸳鸯字。所惜今日事急矣,严霜将已大风起,也应三日下厨房,莫把生涯关在厨房里!”
但是,胡蝶不受这些目光的控制。事业上如日中天的她,婚后的选择却是逐渐回归家庭,她的后半生集中精力相夫教子,辅助丈夫的事业。对于外界对自己年龄和容貌的挖苦,胡蝶也释然地回应说:“在现实生活是这样,在舞台也是这样,不能永远是主角。”胡蝶不同于传统女性,更不同于当时所谓摩登的进步女性或现代女性。在强大的男权社会里,红粉战战兢兢,佳人庸碌一生,胡蝶选择家庭不是源自婚姻交易,而是对于所谓“进步”的另一种物化的第二次反抗,来自她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坚守。
1927年电影《大侠白毛腿》剧照。天一青年公司出品,胡蝶饰演柳珠,裘芑香导演。©潘氏家族
在中国电影史研究者李镇看来,胡蝶在不同时代关键期的人生选择,恰恰证明了她为何配得上“电影皇后”之名。“看到胡蝶的照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不到她的矫饰;她的面庞和姿态中有一种安于平凡的、笃定的、富有热度的气场,她有超越于虚名的高贵。她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如《脂粉市场》《某夫人》《后门》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女性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天性和权利,她在生活中的选择亦如此。她甚至一直都在有意识地抗拒‘明星’这种身份对于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扭曲,拒绝在商业和权利生态中被过度消费。她也不顾进步人士的提醒,‘我行我素’,寻求人生更多元的可能。正是胡蝶的这些觉悟让她荣辱不惊,使她在天性受到禁锢前成功逃脱。这一点对于生逢乱世的女性太可贵。她很早就觉察到了现代性的异化和制约,静静地寻找着更深刻的解放。造就胡蝶成为明星的正是她强大的独立人格,她是自己人生的赢家,她是一位真正的皇后。一句‘蝴蝶要飞走了’是她临终参透生命要义,平静面对世界的有力注解。”
(本文参考三川出版社《影后胡蝶》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