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有的战争与刘备夺取益州战争的规模不可相提并论,但对于益州人口的损失不可低估。古代的战争除了杀戮这个因素是人口降低的直接原因外,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还常常是和饥饿与瘟疫相伴随的。此外,由于饥饿,弃婴、人吃人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所以,在刘备入益州前,益州人口当是比东汉末年的七百余万减少了的。但无论怎样减少,这些战争的规模和破坏作用没有刘备夺取益州战争的规模和破坏作用大,刘备夺取益州几乎是在整个益州展开的(占领绵竹后,就开始“分派诸将平定益州下属各县”(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特别是史籍上明确记载了益州今四川境内,刘备与刘璋在大范围内展开的激战。正是由于刘备入益州前后益州较小规模的战争和刘备攻打益州大型战争的共同原因,造成了益州人口的大量下降。刘备夺取益州后,三国鼎峙的局面渐趋形成。裴松之痛惜208年赤壁之战后,国家进入了“兵连祸结,遂为战国”的时代(见《三国志.张昭传》裴松之注:“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指208年平定荆州),大定之机,在於此会。若使昭议获从(指赤壁之战前张昭劝孙权降曹),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於孙氏,有大当于天下。”)。这种战国时代的开始,与212至214年间刘备不义夺益州取得成功是有很大关系的。三国鼎峙期间,战争不断(《通典.食货典》上记载道:“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至263年蜀汉政权结束时,《通典.食货典》等史籍上记载的益州人口也仅有94万(三国鼎峙期间,据《通典.食货典》记载,魏的人口,263年平蜀前为443万,吴的人口242年为230万,全国共计人口为767万)。208年发生的关乎国家是否统一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胜利,把朝廷、曹操和天下不少义士仁人统一全国,结束自189年董卓的扰乱以来,国家长达19年时间的内战,解民于水火的希望给破灭了;夺取益州之战,刘备进一步把经过赤壁之战后,天下已经难于统一的局面推向了更加难于统一的局面三分。222年三国鼎峙局面正式形成后至280年晋灭吴,三国间发生了数百次战争,汉民族相互长期内战,力量相互长期消耗造成的人口大减,也是后来西晋短期统一后,少数民族得以进入中原的原因之一。刘备一生中做的最重大、于他和他的集团而言最成功的两件事,赤壁之战和夺取益州,对后世影响深远。评论刘备一生对天下人的功过,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主要应当从这两件事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