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镐制荷叶脱胎漆瓶近代口径38厘米,底径54厘米,高98厘米福建博物院藏
沈绍安家族受古代“夹纻器”的启发,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充分还原,并在某些手法、材料上创新,将漆器木胎改为脱胎,形成了福州脱胎漆器,“脱胎”成为福州传统漆艺中最主要的漆器坯骨制作工艺。福州脱胎漆器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大方典雅,色彩瑰丽,光亮如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在我国漆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福州传统彩漆分为厚料彩漆和薄料彩漆两大类。厚料彩漆中多含明油,髹漆技术难度极高,但相对于推光漆,色彩较鲜艳。薄料彩漆是沈氏家族对福州漆器的重要贡献,它在漆料中加入金银,并用手拍染后再用薄刃刷过光。薄料彩漆的出现和推广,使得漆器在传统色彩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典雅明快的色彩,丰富了漆艺的平面彩绘手段。
第四单元“石以名志”展出的是福州地区的寿山石雕等工艺作品。寿山石雕发端于南北朝时期,最早以写实圆雕为主,多为随葬用品。至隋唐时期,当地寺庙开始使用寿山石制作器物。至明清之际,寿山石因其五彩斑斓的色泽,洁净如玉的质地,获得了文人雅士的青睐,成为著名的图章用石,寿山石雕工艺也随之成为我国最负盛名的石雕工艺品类。
林清卿刻水晶冻石山水人物天然形扁章材民国长4.6厘米,宽2厘米,高6厘米福建博物院藏
寿山石雕技艺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东门派”和“西门派”两大技艺流派。“东门派”发源于福州东门外的后屿村及相邻的几个村落,以林谦培为鼻祖,以雕刻观赏性的陈设品为主,作品注重巧色和装饰效果,刀法考究,喜用尖刀,动物毛发表现尤为精细。代表人物有林元珠、林友清、郑仁蛟、周宝庭、郭功森、冯久和等。
“西门派”发源于福州西门外凤尾乡一带,以雕刻印章和小品为主,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书香味,又称“薄意派”。创始人潘玉茂及其族弟潘玉进、潘玉泉等,继承了周彬之遗风,擅长雕刻印钮和博古,刀法多变,喜用弧、圆刀,作品浑圆柔顺。代表人物有陈可应、林清卿、林文宝、王炎铨等。
潘惊石雕高山石巧色晰蜴钮印章
近日,由中宣部举办的2019年度文化艺术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