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NFT可谓是艺术圈的热词。早在2020年,数字艺术平台Nifty Gateway的联合创始人邓肯·科克·福斯特(Duncan Cock Foster)曾说:“数字艺术运动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我认为,我们看到的增长速度是让所有相关人员都感到惊讶的。”
在这段话中,邓肯用“movement(运动)”来描述这场在全球艺术界中兴起的风潮,以此预言NFT艺术无论对于创作还是市场而言都将带来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视角与思考。
Beeple《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尺寸:21,069 x 21,069 pixels (319,168,313 bytes)
代币ID:40913
成交价:US$ 69,346,250
2021年,在元宇宙爆火、大型企业参与、各路明星纷纷涌入等因素的广泛助推下,NFT热度持续升温。据第三方数据机构nonfungible统计,2021年NFT艺术交易规模达到140亿美元,规模高达疫情前2019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总额105.7亿美元的1.3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NFT艺术出现后所引发的种种讨论,都是在传统与创新交替过程中的必然。经过了2021年一整年的观察与讨论,大家对于NFT艺术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家加入到NFT艺术的创作行列中。
一位女士正在观看艺术家Mad Dog Jones的一件名为SHIFT的作品;Photo- AFP 图片来源于:Global Times
然而,我们似乎更多都是从NFT艺术的学术价值、交易方式和艺术史定位来观察,却很少从藏家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在NFT艺术品收藏过程中显现的种种问题。Art+Tech Report | Collector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Art NFT Collecting》的报告,对306位国际艺术品和NFT艺术品收藏家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一系列提问来了解他们的购买体验,以及收藏NFT艺术品的动机等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展示、研究和销售NFT艺术品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在这份报告中,提出并总结了关于NFT艺术品收藏的9个方面的重要发现:
1、NFT艺术品属于艺术品吗?
2、什么是好的NFT艺术品?
3、在未来,数字所有权的概念将变得更加重要
4、藏家们希望看到更多高质量的NFT艺术展
5、大多数藏家购买NFT艺术品较少受到投机驱动
6、大部分的NFT艺术收藏者被社区意识所吸引
7、收藏家强烈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展示他们的NFT艺术品
8、超过三分之一的NFT艺术品收藏家是女性
9、NFT艺术品收藏热在短期内不会减退
在藏家看来NFT艺术品属于艺术品吗?
关于NFT艺术品是否属于艺术品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也一直有所争议。有些人认为NFT艺术并非新艺术,只是一种新的收藏与作品的传播方式。而从更多NFT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要评判NFT艺术品是否是艺术品,主要还是要从作品本身出发。
NFT艺术代表了一种“新科技美学”,它所创造的共鸣不完全是基于形式美的,而是一种形式美加上对以信息工程为代表的科学数理精神的认可。不少加密艺术作品的色彩和形式,是信息科技工程的计算结果,这种创作方法与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是不同的。
一件由西悉尼艺术家Serwah Attafuah创作的名为Consensual Hallucinations的NFT作品;
随着新春档电影《满江红》的热映,“秦桧”“岳飞”“宋金战争”等词条接连登上热搜。在电影《满江红》中,沈腾所饰演的张大与易烊千玺所饰演的孙均一行,通过周密的设置,成功挟持秦桧,逼使秦桧在全军阵前诵读岳飞之词《满江红》,并命全军复诵。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特别是唐装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抖搂出文物尘封的美丽时,依然能感受到充满活力的盛唐精神。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月令》中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这也意味着立春这一天,万物复苏,开始新一年的四季轮回。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特别注重娱乐性,所以戏曲中总会有一个丑角专门逗乐,小说也多继承了这一特点,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金瓶梅》中的应伯爵就比较典型;有时也会稍加变形,虽非丑角,但总会带来笑料,《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便是一例。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提到月宫,就不能不想到玉兔,它同嫦娥一起,构成了中国月亮神话的核心元素。令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里,仙女嫦娥总是与兔子相伴。这不禁令人疑惑:从何时起,兔子成了嫦娥定居月亮时的“专属宠物”?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虽说现在已步入了“五九”,但秋裤仍不能随随便便离身,大家还是需要这一保暖御寒“法宝”。秋裤是怎么来的?古人也穿秋裤吗?让专家带着你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秋裤演变史”。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伴随着耳熟能详的童谣,我们来到了农历癸卯兔年。相信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小兔子都是软萌可爱的形象——雪白的绒毛、胖乎乎的身躯,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我们人生中第一个有记忆的本命年,大抵是在十二岁,可能会第一次听到家里的长辈提醒我们:“今年可是你的本命年。”接着会备上红秋衣、红裤头、红袜子、红腰带、红手链等等,仿佛将要迎接一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仪式。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认知中,具有祥瑞之意的“兔”可分为凡间之兔与神仙之兔,通常以毛发颜色来进行区分。常见的野生兔子多为黄灰色或褐色,有着纯白色毛发的兔子在古代十分罕见,所以常作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兔,出现在历代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与艺术作品之中。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年关将近,大寒已至。在二十四节气的终章,寒潮裹挟着岁末的晷时,也标志着品物的轮回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