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国伦敦书展线下展5日开展。由英国华人插画家郁蓉担任图画作者的儿童绘本《舒琳的外公》在书展上引发热议。
前阵子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热播,带火了南京图书馆的沈燮元老先生——一位以九十八岁高龄,仍然每天要工作八九个小时的古籍版本目录学家。
探春,又称三姑娘,在贾府四艳中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位,虽然元春贵为皇妃,可是戏份比较少。而探春则处处可见她的身影,更有“三春争及初春景”来匹配元春。
毛笔是传统书写工具中最为重要的工具,而由于时代变化,今日大众对它的了解日渐生疏,再加上“重道轻器”的传统,导致对毛笔的研究与重视不足。笔者致力于中国古代毛笔研究有年,于是诞生了著书立说,为毛笔“正名”的想法。近日,笔者的小书《古笔》由中华书局出版。
赵振江,不仅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和教授,还是一位怀有朴实和谦逊品德的学长。与年轻人交流翻译经验时,他常常以一种谦和、平等的态度,颇有长者风范。正如诗人吉狄马加所评价的那样:“他不仅仅是一位翻译家,还是把自己的言说变成行动和现实的人。”
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的《望和平:探秘春秋战国古长城》日前出版上市,这是第一本全面写春秋战国长城的书籍,填补了多年来这一领域的空白。
“《国家宝藏》这套书真的值得一读,因为它和《国家宝藏》节目相关,通过电视语言到图书语言,这种尝试也是大家可以品味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新书《国家宝藏》线上首发式上感慨。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三册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同名书。
中国美术史就是中国美术作品的历史。正确理解中国美术史的前提之一,就是对中国美术作品有正确的感知。中国几千年的美术创造,传承有序,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那人面含鱼的彩陶,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稚拙饱满的画像砖、画像石,那气韵生动的吴道子人物画,那栩栩如生的赵佶工笔花鸟画,那寓意深厚的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那辉煌灿烂的王希孟青绿山水画,那古淡荒寒的倪瓒水墨山水画……
徐通锵先生的学术飞跃,是在60岁之后完成的。60岁之前,他已经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60岁之后,他有了“字本位”理论。虽然60岁之后的徐通锵“推翻”了60岁之前的徐通锵,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建立一套基于汉语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体系,在世界语言学界发出中国声音。
长物,虽为多余之物,然于文人雅士,却必不可少。不具长物,则遑论风雅。若说必需之物,乃是红尘凡俗保身安命之物,那么长物,则是文人雅士心灵所寄寓。这些长物的庋藏陈设之所,莫过于文士的文房书斋。这是专属文士的私密之所,就像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设计的那样“宜明净,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太敞则费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