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关于东京审判,梅汝璈曾发出如是感慨。学者指出,时至今日,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场审判的真相,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关链接
还原真相,他们曾这样做
电影《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首次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2006年9月上映,由高群书执导,刘松仁、曾江、英达、朱孝天等主演。这是东京审判第一次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影片以审判战犯为中心,证实审判结果的合理性和历史真相的不容否认性,从而构成对当下日本右翼分子的批驳。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成功地运用了大事件、小细节的艺术手法,反省历史的态度也令人称道———它不是以狭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间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态去激发对民族自尊的热爱,表达对和平的追求。稍显遗憾的是,由于史料不足,片中情节与史实不符之处不少,比如日本右翼分子暗杀中国法官梅汝璈等,比如南京大屠杀明明档案记录的8名证人有名有姓,电影却虚构了一个小和尚证人。当然,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它无疑让这段尘封的历史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图书《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
打捞东京审判失落的历史
2010年3月出版,由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向隆万编著。这是东京审判出版工程面世的第一本图书,向哲濬部分法庭申述和辩论的英文原文及中文译文首次在国内发表。这些由向隆万从海外收集而来的资料,使许多此前不为人熟知的历史真相被一页页揭开:从1946年5月14日,向哲濬代表中国的开场讲话,到1948年4月16日他代表国际检察处宣读对战犯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的最终诉词,期间涉及日本战犯暗中策划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伪“满洲国”及汪精卫等傀儡政权的建立、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以及南京大屠杀等许多罪行。
日本美术史上有许多被誉为“名作”的作品,有的是因为其作者具有时代意义,有的是从日本国外引进,有的完成了继往开来的时代创新,缘由各异,但无不具有精彩的诞生故事,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