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人民大会堂等98项目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6-09-29 13:09:01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9日在北京公布。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天津劝业场、上海外滩建筑群、厦门大学旧址等98个项目入选。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要有敬畏之心,要有跨界思维,要有文化遗产服务当代社会的新策略。中国文物学会将一直支持为20世纪中国建筑设计思想“留痕”的工作,与中国建筑学会共同合作,将这一旨在保护中国城市文脉、建设人文城市之举的项目持续地开展下去。

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的经典作品“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项目入选首批名录,该项目曾在1992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但如今,“新四合院”底层临着巷子的墙被打破,底层居所被私自拆改成了酒吧、餐厅等现状,他坦言对此不满意。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用风趣的比喻来形容所有建筑师面对此类情况的心情,“就像自己悉心养了个女儿,出嫁之后担心会遇到什么样的婆家,等过两天去看,发现女儿蓬头垢面”,他表示,希望业主和使用者都能有“娘家人”的爱护心态。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表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诞生,在对20世纪中国建筑百年发展脉络展开追溯的同时,对丰富中国科学文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更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在国民中普及建筑文化审美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现场还发布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建议书》(征求意见稿),六条建议分别是:20世纪建筑遗产作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计划地向公众进行知识启蒙;20世纪建筑遗产数目庞大,是尚待发掘的宝藏,应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的普查工作和保护力度;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国社会巨变的见证物和载体,应加强诸多建筑流派、思潮以及名家名作的研究与传承;20世纪建筑遗产是百年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和文化写照,应在新建筑设计中注意与其保护工作方针相协调,与城市发展一致;20世纪建筑遗产乃文化发展脉络的重要结点,应敬畏遗产、守护地域特色,以全新理念作保护与更新之时代行动;法制建设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研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制建设是重中之重。(完)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