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邓小南谈对宋史的再认识(5)

2016-12-18 12:31:34      参与评论()人

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五十三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不少人只不过把他当作“第六代”君主而已,认为他会像以前几个君主一样短命。但是宋朝稳定了下来。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邓小南:今天会说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但当他取代后周之际,时人可能感觉是“六代”又一短命王朝的开始。我们对当时举措的观察,也要从这里出发。

赵匡胤兄弟成长于五代,在他们之前,晚唐五代的精英人物一直在艰难地摸索解决困境的出路。无数经验教训的积累,使得调整变革的思路渐趋明晰。宋初政治领袖的贡献,正是基于一二百年间的探索,实现了王朝的稳定。朱熹曾经回顾说,太祖的做法是“先其大纲,其它节目可因则因”。当时的大纲,首先是建立“君君臣臣”的王朝政治秩序。与五代君主比较,宋太祖相对理性开明。从根本方针来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是其精神原则,“立纪纲、召和气”是其基本政策的两轴。宋初的具体做法,涉及集中兵权、财权、人事权等诸多措置,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步步为营,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解决的。

中国历史上,虽然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儒学传承者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士大夫政治”,直到北宋才出现。在您看来,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邓小南:士大夫政治形态的演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士大夫介于帝王与民庶之间,兼具读书人和官僚的双重身份,在国家政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中唐以后,这一阶层的社会构成逐渐脱离了世族背景,宋代更有许多“寒俊”侧身其间。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通过科举脱颖而出,认同儒家学说的基本价值,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用欧阳修的话说,宋代士大夫“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在正常的政治局面下,建言施政空间比较开阔。这一群体能够在国家政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也与宋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相关。

不过,对所谓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推论过远。论者经常引用文彦博“与士大夫治天下”之语,认为是反映士大夫政治成熟程度的“标志性言论”。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意味着君臣“共有天下”,不是对国家权力共同平等的分享,充其量只是君臣“共治天下”。帝制社会的权力结构有其层次,这使得“共治”不仅可能,也有必要。

遗憾的是,通过科举得以脱颖而出的这些士大夫,一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一方面又在无休无尽地政争,甚至发展到了贻误国事的地步。对此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邓小南:宋代士大夫中有许多具有深厚涵养的优秀人物,但这既未能保证宋代的政治运作始终朝向正确的方向,也未能使士大夫群体本身凝聚共识。在北宋中后期及南宋中期的政治风云中,这一群体陷入无尽的政争。这无疑与朝政趋向有关,也与窥测上意追风人物的表现相关。

北宋统治者对臣僚纠结朋党的戒惕,始料不及地促使了朋党之议的勃兴。“朋党”范畴之不确切,使其难于查实而易于被利用;同时容易激发情绪冲动,调动群体间的敌对意识,导致酷烈的派系政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君子”群中,看似水火不容的两极之间,往往具有比人们意料中更多的共通之处。无论是王安石或是司马光、二程等人,都希望“一道德以同俗”,在诠释“道德”之际,都具有依事划线的主观倾向。他们中的许多人虽欲更新时政却又热衷于各立门户,致力于制造清一色的政治局面。此后,“一道德”更成为整肃政敌的旗号。道德理想主义的诉求,本来是人文精神的反映;但要求道德学术“同于己”“定于一”,则是当时士大夫共同认识局限的表现;也正是因此导致了北宋后期士大夫群体内部深刻的分裂。而当朝廷致力于“人无异论”“议论专一”时,则无可避免地会导致思想上和现实中的专制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