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节目审美疲劳 难破“七年之痒”

2017-05-12 14:15:3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非诚勿扰》曾长期面临“真实性”的质疑,许多观众认为不少男女嘉宾想通过节目来秀自己而不是谈恋爱。正如孟非所说,电视台没法用强制性的手段判断嘉宾是来相亲还是来作秀,只能靠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来判断。面对愿意前来的男女嘉宾,他建议:“展现你们真实生活中的一面,如果你是演的,上亿的观众谁都不傻。”

追问

90后还需要电视相亲吗?

中国的相亲类电视节目,兴衰轮回,其实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国内第一档电视相亲节目是1988年山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红娘》,被称为“相亲类节目的鼻祖”。1991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今晚我们相识》,持续播出九年,促成了一千多对恋人。而湖南卫视1998年推出的《玫瑰之约》在全国传播后,同类节目大量涌现。

七年时间,相亲主体从80后变成了90后。在见证者孟非眼里,七年对于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从代际角度考虑,时间长度是不够的,“我没有看出7年前和7年后有什么不同,但改版之后的节目,有意增加更多年轻化的表达和形式。”不过,有评论指出,男女青年社交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电视相亲对拥有真实相亲需求的年轻人来说,越来越显得笨拙且不那么时髦。

对东方卫视相亲交友节目《百里挑一》和《谁能百里挑一》的制片人邵智愚而言,时代环境的变迁之感非常明显。两年前,他先后停掉了这两档节目,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发现来参加节目的人群已经发生了巨变。90后对于恋爱、婚姻、家庭的价值观,让邵智愚感到,如果再用传统的相亲节目的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去实现节目的诉求。于是他主动停掉原有节目,开始寻找新的适合这一代人的相亲模式。

电视环境本身竞争的激烈和无序,也让相亲节目的资源迅速消耗。在邵智愚的记忆中,最多的时候,电视荧屏中至少有48档相亲节目同时播出。大量同质化节目的涌现,使男女嘉宾资源枯竭,几乎所有的相亲类节目都在找人上花费很大的工夫。《非诚勿扰》制片人李政曾坦言,节目最痛苦的就是话题和人的枯竭,由于过去几年里节目都是一周双播,能够被探讨的新鲜话题越来越少。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