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青戏节口水战:挑战的态度与挑衅的姿势

2017-10-19 08:55:20    北青艺评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青戏节口水战:挑战的态度与挑衅的姿势



北京的秋天天高云淡,这股凉意好似也蔓延进了北京的剧场,观众抱怨台上的角色空洞没有灵魂,剧场里的演出与自己隔着冰冷的距离,创作者和观众没有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亲密”,内心压抑的热情便衍生成为了争议与谩骂。细想之下,北京的剧场里,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因为本土原创作品引发如此集中的争议。

这场争议的发端在2017年9月的“北京青年戏剧节”。虽然自2010年起,“青戏节”加入了国际单元,但它一直以来都更主要地作为见证中国本土青年导演成长、探索态势的平台。今年“青戏节”的特殊之处在于,邀请了十位曾经参加过青戏节的“青年”导演,以“回家”之名再次带来他们的作品,或是口碑之作,或为新作,曾经的作品在今天的反应,与新作在今天与观众的见面,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中国原创戏剧的缩影。

“青戏节”所走过的十年,也是中国戏剧的一个时代,这可能是最好的时代,数量庞大、持续性的外国作品引进,不断拓宽着我们的视野;但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以为自己在审美的食物链上向上爬,实际上满足的不过是口舌之欲,动手与动眼的能力却被落在了后头。我们记录这些引发争议的作品,围绕他们展开讨论,是为了更好地退身观看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和我们的戏剧。

选普通人当演员,是材料还是态度?

今年“青戏节”引发争议最大的可算是《方寸》、《卡拉OK猪》和《飞向天空的人》。三部作品都将剧场的中心交由普通人表演,李凝和他的凌云焰肢体游击队带来的《方寸》,如20年来一贯的探索,不试图让演员用身体去讲述一个故事,而是传递一种创作者对人世间的体悟。

《方寸》的表演过程,实际就是演员搭起一座直抵房顶的脚手架的过程。在搭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这其中有互助,有对异己者的施暴,有爱情,也有牺牲。不难看出,这个表演过程是对社会最直观的表意与呈现。而这些演员,正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普通人,演出中的许多场景,让人联想到他们日常的工作、娱乐方式。然而问题也恰恰出于此,如果说这部作品的重要意图之一,是让这些人的存在与生活状态被大众看到,那么这部作品到底又能给这些普通人带来什么呢?



《方寸》

有评论指出这部作品给人以“利用”这些普通人身体的感受,并呼吁身体要作为探索表达的“工具,语言,态度”,这部作品没有态度吗?我想是有的,只不过是创作者一厢情愿的态度。我们的剧场艺术将普通人的身体带进剧场,却似乎很少去关注、思考这些表演能给这些普通人身体里的灵魂带来什么。

举一个例子,有位希腊导演创作了一部名为《干净城市》的作品,讨论希腊极右翼政党“金色黎明”不断驱逐移民的政策。演员由具有不同国家民族背景(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南非、摩尔多瓦和菲律宾)的移民希腊的五名普通保洁工作人员构成,她们在剧中讲述、表演自己的移民、打工经历。到了全剧结尾,这些演员一起跳起了舞蹈,而这支舞蹈实际正是象征希腊男性力量的民族舞蹈。通过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现场赋权仪式,作品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场景,也让这些参与作品的演员获得了一种精神安慰与鼓励。

李凝作品的重要魅力来自于其身体在剧场中超越叙事的修辞意味,近年来完成度最好的要算《蜕植》,无论是李凝高挑的身体,或是患有脆骨症演员残缺的身体,在剧场中与牛角、木棍、向日葵等等元素,共同碰撞出一种对原始生命力的诗意探寻。在《方寸》中也有类似这样的场景:当所有演员都爬上了脚手架,李凝饰演的角色留在了底层,地上洒上了红色颜料,李凝以舞蹈化的肢体表演挣扎,红色的颜料逐渐沾满全身,这不难让观众联想到鱼在水缸里死前的挣扎,类似这样的场景,让剧场中的身体,真正占据了表演、表意的核心地位。

创作者不动脑子,挑衅也是矫情

陈明昊和他的大伙伴们带来的《卡拉OK猪》,更接近一场毫无新意的行为艺术。戏剧、行为艺术或是现场艺术,近年来这些概念的界限正在不断模糊,但实际上,它们都包含着表演者与观众相遇的内涵。如此,无论是喜悦或者愤怒,这些作品都期待、也需要从观众一方获得回应,否则无法自足。



《卡拉OK猪》

话剧由西方舶来之后,一直都试图更好地接通社会现实,其所有的表演致力于如何“让观众相信”剧场里的幻觉真实。这样培养起的观众,对于那些尝试使用真实行为的实验戏剧作品,总是很难建立起“观者”的身份。虽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断有创作者通过剧场里的“行为艺术”挑衅剧场的边界与观众的身份,但或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完整的、通过身体进行反抗的剧场创作阶段,我们的剧场创作者对“行为”的构思,总是停留在表面堆积,由此,这些作品也极易因为其挑衅的“姿态”获得过高的评价。

这些惯性延续到今天,就是《卡拉OK猪》在当下剧场所引发的反应。这部作品从素材到形式对上世纪80年代实验剧场的“怀旧”,反倒成了对今天观众接受度的一种测试。在国话先锋剧场的演出中,观众进场后,看到的是一面用纸箱子垒起的“第四堵墙”,墙的前面摆放着KTV包间设备,屏幕上放着怀旧卡拉OK。开场接续一段长时间的静默,继而,坐在观众席中的十几名演员陆续站起来,他们带着耳机自顾自地唱起走调的歌,然后拿上随身物品,陆续走到墙后面。此时穿着五彩衣的导演陈明昊走出来,拿着话筒开始鄙视自己,鄙视这个作品,然后逐渐推倒这面“第四堵墙”。演出中,导演保持着导演的视角,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或是台前的一个木马摇椅上,与观众一起观看、分享这个他口中的“不会美好的夜晚”。

简要地说,这个“夜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台上四个演员将箱子整理到两侧,同时舞台后侧通向后台的门打开,刚才从观众席走上台的演员在里面吃着火锅,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走到观众面前,做着标准或不标准的芭蕾动作,向导演和观众展示自己;第二部分是陈明昊带着15个演员趴在地上做运动;第三部,演员们把后台的桌子搬出来,在离观众最近的地方吃火锅,并进行自我介绍,包括我是谁、我为什么来演出;第四部分,演员每人拿着一个贴着《美狄亚》台词的纸盒子,角色扮演念诵台词,场面逐渐失控,演员开始互相进攻、撕扯衣服。演出的最后,衣衫褴褛的演员排好队,在导演的指挥下,疯癫、大笑,随着这场演出的第一次全场黑灯,演出结束。

这场在导演口中被称为讨论“吃与死”话题的演出,剧中的火锅不断,而演员对“死亡”问题的回答,以及怀中抱着的纸盒,确实能够让人联想到死亡意象。除此之外,演出中间歇性的做运动带来的真实的疲惫感,演员毫不掩饰的自恋式讲述,以及撕扯衣服的场景中“兽性”的瞬间爆发,在场灯通明之下,虽然会让观众产生焦虑,但更多的时候是无聊,整场演出怎么看都只是一场怀旧式的挑衅姿态秀。观众无法不去猜测,这或许是导演想排《美狄亚》而无能的残次品,又或是导演真不知道该怎么创作,就想矫情地先让观众难受一下。然而效果如何?演出开场漫长的静默首先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演员持续不开始时,观众会鼓掌,未果之后便是集体回头寻找演员,再未果,便是低头看起了手机。今天的观众有太多可以分散自己注意力的方式,让观众坐在剧场里集中精力已属不易,要让观众对自己习以为常的观看身份产生动摇,还需要创作者真正动动脑子,如何将这些自己所讨厌、想挑衅的“惯常”,真正构思进观众所不熟悉的场景之中。



《飞向天空的人》 摄影/王人可

什么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真实”?

创作者在舞台上自我意识太过强烈的犯矫情,实际上和那些拼命让观众“相信”的写实主义作品一样无聊。相较而言,观众会对那些忠实于自己身体的创作更加宽容。今年“青戏节”的《茶馆2.0》、《神圣缝纫机》,是两部同样由普通人参与的作品,前者的表演主体是高中生,后者则是年幼的孩童。《神圣缝纫机》在观感上更像是一个剧场与儿童游戏场的交织,作品选取《等待戈多》的语句进行剪裁、提取,这在我们看起来毫无逻辑的台词,在孩子们那里却变成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游戏,孩子们在台上奔跑、扔袜子、做游戏,忠实于自己对台词的理解与联想,这种现场的真实感是观众所不愿苛责的。

即使是再诚实的身体,剧场艺术也不可能等于现实,不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观众,剧场永远都是对现实的某种模仿,而成功的模仿会在观众心中形成“真实”的共振。李建军和他的新青年剧团所创作的《飞向天空的人》,就是一次对当下生活的成功模仿。演出由八名演员表演的三十多个生活片段构成,演出空间设置在一个纵切面的立方体内,在观众视角看来,这很像是一个当下客厅的展示橱窗,演员脸上戴着轻薄的纸面具,通过刻意放慢的动作,在这个空间里表演、定格出我们日常生活中似曾相识的画面。

有意思之处在于,这些画面的表演过程中,演员不发出任何声响,待画面定格、切换,演员换场的时候,事先通过采风、录制、编辑的声音,会在短暂的暗场之中出现,有些是刚才表演画面的声道再现,有些是场景的补充语境。这部作品的呈现效果,很像西方艺术实践中的“活动画面”(tableau vivant)。这本是流行于欧洲18、19世纪的一种娱乐方式,从图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的静止画面取材,通过活人、道具等摆设成现实世界中的场景。而《飞向天空的人》的取材是当下日常生活,其声画错位的呈现方式,也强化了观众对这些场景观看的距离,作品从始至终与观众刻意保持的距离感,需要观众更主动地介入观看,才会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曾经让你后背一凉的孤独,压抑,或是恶意。而如果观众一开始就将其判定为是一个进错了剧场的“戏剧作品”,这种共振的机会便会很快被压制,这或许就是这部作品自2015年亮相“乌镇戏剧节”以来,一直在两个极端评价之间前行的重要原因。

这种观感实际很像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一件作品,正如大卫·霍克尼在他的《观看的历史》中曾经引用的一则故事,说一位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工作的女士,后来要去好莱坞给一名电影人当助手,电影人对她说“别放弃博物馆,别不看画,画不会动也不会说,但它们更持久。”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更开放的剧场艺术讨论环境,那么首先我们不能放弃自己在剧场中观看的能力。

剧场艺术终归是一门有关观看的艺术,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当下的剧场艺术需要超越语言、对话,那么无论是表演、或是景观的搭建,都需要真正超越语言的逻辑与构思;而另一方面,年轻一代观看行为的变革,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屏幕确实可以带给“观众”更多享受,如果屏幕可以帮助“观众”创造更多,剧场艺术的界限必将接受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无论是要挑战艺术本体,还是挑衅观众,拒绝矫情,多了解一下自己所处的时代总不会错。但是也不必过于悲观,对于一场由创作者与观众共同构成的观看行为来说,只要相爱相杀又不愿放手的这份感情还在,剧场艺术的发展还是会注定前行。

文| 大民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