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40余年不间断手绘,画出如此震撼的中国建筑···

2018-03-22 09:03:36    尚技  参与评论()人


让中国人了解中国建筑

广阔大地孕育出的中国人,凭着智慧衍生了代代相传的绝技。这些平凡人的手上、心里,传承着千百年的民间技艺,上演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让生命变得鲜活而值得留恋。

即使在机制时代,“匠人”的手艺仍旧独一无二。那是因为,除了精湛的手艺之外,机器生产无法取代还有他们的“匠心”之魂。「手作匠」板块将带大家走进那些不甘被历史遗忘的手艺人。

还记得儿时记忆中的老房子吗,南方白墙黑瓦的传统民居,一入春季,笼罩着氤氲水汽,就成了中国水墨画上的风景。

皖南民居

穿行在北京大小胡同里,推开东南角的大门,就迈进了四合院的杂居生活。

北京四合院

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凿洞而居,窑洞圆拱形的外观看似普通,其实暗藏大智慧,冬暖夏凉,居住适宜。

下沉式窑洞

土楼

“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飞腾而上”造型浩大,气势十足,一座土楼的历史,就是整个家族的历史。

福建华安二宜楼

曾经那些传统建筑,正在随着城市的改建,渐渐消失,回不去的不止是童年时光,还有印在时光里的影像。

陕西榆林米脂姜氏庄园

闽东民居

与我们一样为此感到可惜的,还有来自台湾大稻埕的李乾朗,13岁那年在看了台北板桥的林家花园后,他就决定长大后要学建筑设计。

如今年近70的他,投身古迹保存及推广已长达40年,同时他也拥有丰富的古建筑绘画经验,从1974年开始,他手中的画笔就再也没放下过。

广东广州陈家祠

因为父亲是一名建筑师,李乾朗打小就跟着父亲画画,那时条件不好,他只好拿着粉笔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画,地板广阔,可任意自由涂画火车,大型机器等等大物件,成了李乾朗最爱画的对象。

在当时台湾

画家被认为是收入少、生活苦的职业,好在家人的全力支持,让李乾朗少了很多压力,看到他对画画的热情后,母亲二话不说,就带着他到淡水中学跟名家学画。

李乾朗很幸运有一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好的老师,在淡水中学的老师说过“小孩学画图,不一定要当画家,画图可以培养观察力,科学家,工程师也要画图。”从那以后,李乾朗开始了正式的画画学习生涯。

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密宗学院

别看李乾朗现在一头白发,整日走访各大高校做演讲,像个古板的学院派老学究,但是他的生活完全与年轻人无异,玩得一手好电吉他,跟朋友组过乐团上台演唱得过奖,喜欢西方摇滚音乐的精神,偶尔还写乐评投稿赚外快。

北京八达岭长城敌台

北京颐和园

都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了多层面的接触,反而让李乾朗的建筑绘图不拘泥,角度也更新颖。

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

苏州盘门

画建筑图时他可以倒着画,看得学生一脸惊愕,做田野调查时,他跟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都接触得来,懂得跟当地居民聊天,还因此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信息。

凤山东门

台湾监察院

70年代初,李乾朗趁着服役的闲暇时期,走访了金门的大片民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金门民居建筑》,后来又出版了《台湾建筑史》,那时的他尚未30岁。

台湾铁道部社厅

李乾朗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连讲课也是细声慢语,到处走访古建筑也遇到不少困难,但他的演讲和书里,甚少提到困难和挫折,对他来说亲自寻找古迹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画古建筑,很多人都能画,但要画得与众不同却很难,李乾朗的眼睛就是一双“透视眼”,他把建筑看成一个块状组合,从中拿出一小块或几块,这样,读者可以一眼看出建筑的层次。

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寺东大殿

喀什阿帕克和卓麻札

北京北海白塔

剖面,掀顶,透视,鸟瞰……

多样化的角度是新颖到底要求更复杂,凳梯子,爬梁柱,为了精准呈现细节,随身都要带着量尺。

北京国子监辟雍

延庆寺大殿

上世纪80年代起,巡着梁思成的足迹,李乾朗在大陆勘察传统建筑,足迹遍及20多个省,速写本和相机都不离手,一座小小的三开间殿堂,他要拍100多张照片,画好几张图。

敦煌莫高窟96窟

在他看来,画建筑只有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才是最好的,而对古建筑有兴趣的人,必须坚持手绘。

福建宁德楼下村民居

他把这样的方法称作“老办法”,尽管相机发达,但要拍很多张才能把建筑拍清楚,但手绘却能把观察到的全部,用一张画表现出来。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圣母殿

长城嘉峪关

南京城聚宝门

中国的古建筑,往往很少只体现一种思想,一般都是相合相生,甚至融合了朴素的天人合一哲学。

山东曲阜孔庙奎文阁

北京天坛祈年殿

先人们搭建的建筑,从来就不止用来遮风挡雨,里面有风水学,有哲学,还有审美,就算是简简单单的一座民居,都是智慧的结晶。

河南登封观星台

可惜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古建筑保护的速度,随着一幢幢古建筑倒下,一幢幢新建筑又搭起,奇奇怪怪的“大裤衩”“马桶垫”,成了城市的象征,却成了外媒眼里“毫无审美的中国城市化”的象征。

湖北钟祥显陵

李乾朗跑遍大半个中国,画下了各种各样的古建筑,就是为了证明,中国不是没有审美,只是被遗忘了。

福建省连城县云龙桥

他看了中国那么多伟大的古建筑,他用画笔把它们留下来,让人们能够看到中国建筑的魅力,希望这份用心,能让中国的古建筑永远流传下去。


关键词:建筑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