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有故事的它却一直很低调,明明比大熊猫更适合作国宝

2017-07-12 10:35:57    壹读  参与评论()人

到二战时乌邦寺的麋鹿数量已达到255头。此时贝福特的儿子小贝福特提出一个动物保护的理念,他套用财经领域的话说:“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危险的!”为了避免麋鹿死于德国人的空袭,他将庄园里的许多麋鹿转移到了国内外其他一些大的动物园中,这对麋鹿后来的种群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决策。发展到今天,麋鹿已在23个国家或地区的200个公园或保护区中被饲养。

小贝福特关于动物保护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当年麋鹿在中国濒临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气候改变,所以历史的巧合让麋鹿在其他国家不同的环境中繁育,反而重获生机。这也为其他珍稀动物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1954年,伦敦动物学会终身会长哈里森•马修给当时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赠送中国几只麋鹿,一方面是希望麋鹿重回故乡,另一方面也是贯彻小贝福特多地饲养的想法。作为研究甲骨文的专家,郭沫若自然很清楚麋鹿对中国的价值,也很明白这件事的外交意义,他立刻积极推动此事。最终经中方外交部同意,英方首相丘吉尔认可,在1956年,英方成功赠送给中国2对小麋鹿,中国回赠英国扬子鳄、鸳鸯等珍稀动物。

冷战背景下悄无声息的麋鹿外交让麋鹿时隔50多年重回故乡,但可惜这4只小麋鹿并没能成功繁殖。后来到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大熊猫走出国门的时期,英方又陆续赠送中国60多只麋鹿,并成功繁殖。如今我国有南海子、大丰、石首三个麋鹿种群,总数已达3000多只。

艰苦的重生、回归之路,传奇的经历是麋鹿竞争国宝动物的第三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麋鹿和原始稻作及中华文化》,游修龄,《中国农史》

2.《中英“麋鹿外交”》,张民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3.《麋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丁玉华,《安徽农业科学》

4.《麋鹿研究综述》,张光宇,《河南林业科技》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