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老祖宗花了一千年分清「的地得」,你却说弄混了!

2017-07-21 14:30:58    字媒体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老祖宗花了一千年分清「的地得」,你却说弄混了!

作为一名精神上的处女座,看到互联网时代「的地得」混用,文字君的心就像失去紫薇的尔康一样痛。

所以今天咱们就刨根问底,融会贯通,教大家区分这助词界的铁三角!

听到这话,想必有同学立刻坐不住了,用「de—de—de」的口型怒怼道:我就不分「的地得」怎么了?引起歧义还是造成恐慌了?

生活已经很不易了,何必苦苦纠结三个读音,毕竟日常用语是为了方便呀。

对于这种态度,文字君表示充分理解。但请看下面这张图:

你家的地得扫了!如果这时你还任性地使用三de连击,信不信妈妈举起扫把揍你?不能只为说者方便,造成听者懵逼呀~

再者说了,其实「的地得」三字的区分使用,早在唐宋白话中就开始了。古人用了一千多年几万本书精雕细琢出这三个字各自的使用含义,你却一秒搞混,于心何忍?!

下面文字君就给大家说道说道,「的地得」的来龙去脉。

首先出场的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的」,据《广韵》入声卷记载:

的,指的,又明也。

可见「的」最开始是个形容词,指明亮、光明的样子。直到唐末,它才被用作助词,不过那时它写作「底」。

《说文·广部》中,对「底」释义是:

山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声。

在古典白话初兴时,「底」常作形容词后缀,比如杨万里咏荷花的诗中说:

红芙蕖杂白芙渠,红底终稠白底疏。

再如《朱子语类》:

不是将好底换了不好底。

元明之后民间小说兴起,随着大量口语进入文本,「底」逐渐被「的」取代。

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之际,作为白话始祖的「底」曾一度复兴,胡适等学者专门为「底的」之分大撕过一番,最终以「的」的胜出作为结束。

作为「的」相爱相杀多年的好基友,「地」用作助词也可上溯到唐宋年间。不过,那时它是作为连绵词的后缀使用,例如:

人死后浑如悠悠地逝水。

——《董西厢》

由于连绵词经常用作状语,所以「地」渐渐变为副词后缀,如:

不住地偷观知远。

——《刘知远诸宫调》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宋元白话中,古人已经能区分「底(的)」和「地」了。

五四以后,汉语语法受西洋语法的影响,严谨区分形容词和副词,「的」和「地」各自的打开方式也基本盖棺定论了。

不同于「的地」经历了一个假借的过程才成为助词,「得」是由直接实义动词「得」虚化而来,文法特殊,相对独立,是种不一样的烟火。

「得」的出场时间很早,甲骨文里就有了,多年来一直当作获得、得到的意思来使用。

至唐时,已有了宾语用途。如白居易《长恨歌》开头的名句: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宋之后,则逐渐接近现代汉语意义上的助词「得」,尤其在明清白话小说中,「得」用得十分普遍,如:

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三国演义·第五回》

所以说,「的地得」本源就不同,怎能混用?

讲完了历史,咱切入现实。下面文字君就来良心科普如何区分「的地得」,请记住:

「的」前为 → 定语√

「地」前为 → 状语√

「得」后为 → 补语√

以上定律简称「的地得,定状补」——意不意外?简不简单?

然而,文字君隔着屏幕已经感受到了学渣们的懵逼脸,其实你连定状补是啥意思都不知道对吧?!

带着被你们语文老师附体的深深怨念,文字君再普及一个简单的教学版本,并贴心地加上例子:

「的」后跟 → 名词√

/ 如 可爱「的」文字君,大家爱看「的」字媒体 /

「地」后跟 → 动词√

/ 如 每天仔细「地」看,看后用心「地」留言 /

「得」前是 → 动词 √

「得」后跟 → 形容词√

/ 如 表情包配「得」真贴切,文章写「得」真走心 /

以上用法定律,简称:

名前「白勺」→「的」√

动前「土也」→「地」√

动后形前「双人」→「得」√

看到这儿,有同学嘴上不说心里却躁动了:这不小学语文知识嘛,背会小口诀,区分「的地得」,分分钟搞定!

道理我都懂,但我还是会混用,咋办?

对于这些负隅顽抗的小伙伴,文字君要用事实说话,驳倒你们的借口!

借口一

「地得」二字日常使用频率太低啦,习惯已养成一天两天是不可能改掉的啦!

文字君回怼:一天两天改不了,那就三天四天继续改呀!一辈子这么长,多偷两天懒有意思么!

借口二

「的地得」用起来感觉句义都差不多嘛~

文字君回怼:难道本文开头的扫地例子还没有让你认清现实?非要逼我证明你是错的么!

借口三

许多文学名著里面也混用「的地得」,大文豪都这样,我这么认真干吗?

文字君回怼:合着上面那一堆溯源典故白码啦?咱彻底白话才多少年,文豪们混用是受到时代局限,可你这伴随着7版《现代汉语词典》迭代成长起来的娃,怎好意思也三字不分呢~

文字君都没好意思说,在今天,你连「的地得」都分不清,还幻想成为文豪呢!

说一千道一万,你就直接承认你语文没学好吧!

连从小说到大的母语都学不好,除了懒,还能因为啥?总不能是笨吧,文字君的粉丝可都是聪明宝宝喔!

以上,经过文字君抽丝剥茧,误用「的地得」,理由只有一个:纯粹就是懒!

有的懒可以偷,有的懒真的不能偷。区分「的地得」不是为了装逼,也不是非要钻什么牛角尖。

而是因为我们博大精深繁花似锦的美丽汉语——值得被它的使用者认真对待。(手动比心)

网络的确革新了咱们这代人的交流方式,文字君隔着屏幕就能给大家讲知识聊段子,真是天涯若比邻。

但交流效率的提高,不应该以语言素养的下降为代价呀~

说到这儿,态度端正地打一广告。

文化类真人秀电视栏目《汉字风云会》最近开始播出啦,每周四晚21:40打开浙江卫视,欢迎和文字君一起围观小朋友们尬汉字!

有道是,君不见:

提笔忘字,表达全靠输入法;词汇贫乏,爱你只会么么哒~

在这来势滔滔的时代病面前,

文字君想和你立下一个中二约定:

汉语的魅力和尊严,

就由你我来守护吧!

关键词:汉语的地得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