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南京|江南帝王史,织锦梦红楼

2017-10-30 09:02:45    全球博物馆  参与评论()人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分布往往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南京,承载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其博物馆的特色相当鲜明,每一个博物馆都不可辜负。消息称,未来5年南京计划打造“博物馆之城”,实现各类博物馆达100家。



南京的特色博物馆可以按照历史的时间轴来看,一条时间轴上可以串起很多博物馆,如果你逛完这些博物馆,南京完整的城市历史你也应该知道的差不多了。

六朝

不妨先从六朝说起,南京通常被称为六朝古都,那么六朝就是指三国孙吴(时称建业)、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就是都建都于南京,六朝时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

不得不说起南京六朝博物馆,位于原六朝建康城遗址,左邻右里分别是总统府和梅园新村纪念馆。



2008年12月,蒋赞初、潘谷西、梁白泉三位文物界知名专家给市委、市政府写信,呼吁在汉府街六朝遗址上建设六朝博物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资深设计团队担纲设计,体系化地将贝氏建筑模数、贝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运用于此,于2014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馆内展出距今近千年的六朝时期瓷器和陶俑等珍贵文物,其中,镇馆之宝是“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和“青瓷莲花尊”。整个展览围绕六朝都城的面貌、历史文化的成就为主线,总共展出文物约1200件,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出土文物。



宋元明清

时间推移到宋元明清时期,接下来要说的五座博物馆都在这四个朝代时间点上。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后(公元1168年),当时属县学、府学考场。明朝建立后定都金陵(南京),改为乡试、会试的场所,规模随之扩大。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专门用作乡试考场。鼎盛时期,用于考试的号房多达二万余间,可同时容纳二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



中国科举博物馆便是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扩建,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是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



博物馆从地面下去,一共4层130米,一米抵十年,刚好再次寓意科举1300年的历史。走完博物馆,也就走过了1300年科举泱泱历史。建筑风格四四方方,像米字格似有棱有角。如鱼鳞一般的瓦片外墙,用书简堆砌而成的内墙,设计感十足又不乏历史味道。



一路而下,到达主馆的路上有很多文字,这些字的内容是古时候四书五经,是古人要熟读并背诵的内容。进入科举博物馆主体后,自下而上参观,拾级而上感受历史的变迁。首先到达的地方是科第世家的牌坊,这个是比较有分量的镇馆之宝,是朝廷奖励给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的牌坊,在古代这是彰显身份,光宗耀祖的象征。从牌坊往里走是个院落中庭的设计是珍藏的四书五经,四层通高的魁星堂。仰头看,魁星点斗,照亮四书五经、经史子集。



如果说杭州的特产是丝绸、成都的特产是蜀绣,那么南京的特产当属云锦。据南梁殷云《月令广义·七月令》记载,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开始于东晋末年,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其生产规模与水平达到鼎盛。清康、嘉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高峰,全城有织机3万多台,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

南京云锦博物馆应运而生,展品包括近千件云锦文物及相关实物。展馆一层是云锦销售及服饰表演大厅;二层北面为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现场操作展示区,南面为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传世云锦匹料真品展示区;三层为中华织锦村,为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机具和实物展示区;四层为意匠设计、挑花结本等云锦传统技艺展演区。



《红楼梦》中的服饰琳琅满目,这些服饰的原料,不离棉、皮毛、羽毛和丝绸等,其中丝绸品种(特别是云锦)的丰富多彩,是曹雪芹童年富贵生的留影,也给《红楼梦》的服饰描写烙上了世族大家印迹。《红楼梦》中荟萃的丝绸品种最少也有十多种,其中主要有缎、锦、纱、绸、绢、绫、纨、绉、妆花等,而妆花则是云锦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说起红楼梦,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和云锦博物馆有些相似的博物馆,虽同样陈列云锦,但它以展现红楼梦的历史和文化为特点,是在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一座现代博物馆,即红楼梦中提到过的地名江宁织造府(江宁织造博物馆)



它涉及江宁织造府本身的历史,织造府所辖之织造局的云锦生产历史,以及与织造府有密切关联的历史巨着《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及曹氏家族的兴衰史。



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一府《织造》、一馆《云锦》、一楼《红楼梦》、一园《园林》,江宁织造先后存续达260余年,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沧桑历程。其间,江宁织造府因南巡接驾而声名显赫;织造机房则造就了中国云锦工艺的巅峰与辉煌。为了展示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博物馆运用多种展陈方式,遴选了几百件珍贵文物史料,清晰再现了江宁织造府的兴衰脉络,为后人留下可叹可追的繁华胜景与无限遐想。



再说回明朝,必须提到的一大事记便是”郑和下西洋“,很多人未必知道郑和下西洋和南京有什么关系,那你必须去南京航海博物馆看一看了,这里是郑和七下西洋所用宝船的制造基地,是全球仅存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除了宝船厂遗址,南京的很多景点也都与郑和有关,如净觉寺(郑和奏请重建)、静海寺(郑和晚年居住于此)、牛首山(郑和墓于此)、马府街(郑和原姓马,郑和府邸于此)





与明朝有关的著名景点明孝陵也有一座同名博物馆,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于2003年7月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南京迄今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而明孝陵博物馆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明孝陵博物馆新馆的另一大亮点是用高科技元素来丰富展陈手段。其中,采用最新技术打造的360°环幕影院,将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明孝陵的前世今生。馆内还有仿造十三陵建“模拟地宫”和“小型四方城”



民国

对于南京的民国史来说,位于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可谓体验极佳。





你或许会好奇,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是一个地方还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今天馆长就来给你梳理一下!下次就可以分享给别人啦。



南博的藏品涵盖各个历史时代,不仅仅是在南京或者江苏省内出土或者征集的,也有不少来自外省,有一大批是北京故宫的旧藏。

南京市博物馆的藏品则主要出土于南京地区,以六朝、明朝的文物最为精彩。

两家博物馆也各有镇馆之宝。南博拥有西汉金兽、金银重络铜壶等十八件“镇院之宝”。

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不少,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地址设在中山门。民国时期,由于时局动荡,仅仅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主要建筑就是现在的南京博物院老大殿。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3月9日,经文化部批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改名“南京博物院”,性质为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和南博相比,南京市博物馆的历史则短得多。资料介绍,南京市博物馆位于朝天宫古建筑群里,其前身是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8年,从文管会分出保管、考古、征集、陈列等业务部门,由此正式组建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建筑群被定为馆址。和南博的定位不同,南京市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两家都是以“南京”命名的博物馆,但一个是“院”,一个是“馆”,南京市博物馆名称中的“市”不能省略。南京博物院的简称是“南博”,南京市博物馆的简称是“市博”。南京博物院设在中山门,可记成“中山门南博”、南京市博物馆位于朝天宫,可记成“朝天宫市博”。

英文翻译上也有所区别。南京博物院是“Nanjing Museum”,南京市博物馆是“Nanjing Mu-nicipal Museum”,多出来的这个“Municipal”有“市的,市政的”的意思。

(全球博物馆综合整理发布)

关键词:博物馆红楼梦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