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漕运衙门

2017-12-28 19:40:04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对于通州坐粮厅的位置,运河文化研究者周良在《通州漕运》一书中介绍说,坐粮厅应是明代于通州设皇仓时创建的,具体位置在今新城内官园小学校及附近地方。宣德年间名为忠瑞馆,意思是效忠朝廷而又呈现祥瑞气象的衙门,是总督粮储太监的官署。明武宗正德年间,正是司礼监大太监刘瑾权重朝野的时候,坐粮厅添派了近20名太监。这些太监凭借掌握皇仓的重权,“需索多门,虐害挽卒”,专横跋扈,无所不为。约在嘉靖七年(1528),仅留下2名太监,至十四年(1535)取消了太监管理皇仓的缺席,由户部官员料理。于是,坐粮厅的总督粮储太监被撤换,代之而来的是一位户部郎中。

清代初期,朝廷于通州设有两座大型国仓,袭用明代两地,即西仓与中仓。为加强皇仓管理,防止仓吏、军粮经纪作弊,除在新城南门内迤东、大运西仓南门外东侧设立仓场总署外,又于西仓西门外迤南建置坐粮厅署,设满汉厅丞各一员(五品官)掌管,上隶户部。职掌漕河治理,漕粮验收,水陆驳运,征收运税,河畔杂课,仓廒修缮等诸多事务。坐粮厅署仿照京城户部衙署规模,建房二百余间。同时在西仓西门外迤北建立大运西仓监督署,具体负责西仓维修、粮储、收纳、支出、防卫等一切保管事宜,上隶坐粮厅署。在坐粮厅署之西又设协镇府,镇守通州副将居此。这三个官署在坐粮厅署北侧建造了一处较大的花园,供官员们游玩,俗称官园。随着漕运停止,衙署撤销,花园变成菜圃,官署易作民居,在花园周围形成几条小巷,合起来称为官园胡同。

四员厅是共议漕运之处

在通州区中仓街道,有个四员厅社区,这个社区的名字就源于仓场总督衙门的一所重要建筑——四员厅。

仓场总督衙门位于通州西北部,佟麟阁街南端东侧。据《北京地名典》载,为加强供给北平府防卫重兵的粮饷,明洪武、永乐年间在通州建有四座国仓,即大运中仓、大运西仓、大运东仓、大运南仓,以储存江淮所运漕粮,供应军队粮饷。朝廷极为重视通州军仓管理,故于通州设置仓场总署,以户部官员管理。至宣德五年(1430),明廷命户部尚书李昶专司通仓,遂于通州建管粮分司署,户部尚书驻此理事,俗称尚书馆。以后也有加户部侍郎衔的官员来通州办理公务,但尚书馆的名称却沿用了下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