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探访中轴线申遗的背后:重塑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2018-01-23 13:22:42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在2016年的北京市两会上,“推动中轴线申遗”进一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北京市文物局传出消息,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即将完成初稿,涉及文本制作、保护规划和缓冲区范围划定等内容。不过,由于中轴线一带的保护面临文物单位产权混乱、使用不合理和文物腾退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中轴线短期内仍会处于筹备申遗状态。

2017年12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前往东城区、西城区调研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工作并再次指出,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蔡奇同时强调,要明确范围和时限,以最小代价实现中轴线申遗成功,从现在开始,只争朝夕,一茬接着一茬干,力争在规划期内实现申遗目标。

古城风貌正愈加清晰

事实上,为推动中轴线申遗,北京多年的努力已经换回了可喜的成绩。包括古城北京的水系在内,一些原本在历史进程中被淹没的古城风貌正在逐渐回到它本来的模样。

玉河,是一条穿越了元、明、清三代的古老河道,作为漕运进京的通道,历代商船曾经在这里航行——但就在十多年之前,这条位于什刹海和南锣鼓巷之间河道仍不为大多数北京人所知——因为它早已在历史的变迁中被深埋地下。

2012年,伴随着玉河风貌恢复工程的实施,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的玉河北段水道重见天日,“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再现京城。北京时间记者看到,如今河岸两侧的建筑也已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

而据东城区住建委透露,玉河还将继续“引水过街”,从平安大街下穿过。今年,玉河的水将可以从源头什刹海一直贯穿流经整条玉河。

位于北京前门的三里河同样回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风貌。

“三里河改造工程等于在居民的居住环境里做了一条水系,它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且同时恢复了古河道水系和历史风貌。”东城区文化委文物科负责人汪源对记者解释说。

恢复“水穿街巷”风貌的三里河(潘琦 摄)

“感觉非常好,经常来这里散步。”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告诉北京时间记者,过去三里河是一条暗河,周围的环境也是陈旧杂乱。他还不忘跟记者科普:“这边地势低,过去积水从这儿就排出去了,到那边就是龙须沟了。”

变回当初模样的还有钟鼓楼广场。1月12日,当北京时间记者从鼓楼东侧的小路绕过鼓楼后,一个开阔而又整洁的长方形广场出现在眼前,抬头向广场的正北方望去,便一眼看到了坐落于中轴线最北端的钟楼。

事实上,就在几年之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据了解,随着历史的变迁,钟鼓楼周边环境及历史风貌曾受到较大破坏,以广场面积为例,一度由清代时的约1.4万平方米,减少至2012年的不足4000平方米。这里不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市政设施也比较落后,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2012年12月,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正式启动。家住附近的白水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钟鼓楼广场从整治之前到整治之后的巨大变化。

一张白水拍摄于2013年1月的照片显示,彼时的钟鼓楼广场还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随处停放的机动车和三轮车把原本就狭窄的钟鼓楼北广场填的满满当当。另一张几乎在同一地点、拍摄于2016年2月的照片则宽敞整洁,如果不是背后的钟楼,看上去判若两地。

钟鼓楼广场治理前后(白水 摄)

相关资料显示,此次整治参考了清代等时期的地形图,基本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广场规模。涉及征收范围达到4000余平方米,共计60余个院落、一百多户居民。曾经为周边百姓所熟悉的钟楼菜市场也在此次整治中被拆除。

白水说,眼见这些变化,自己心里感到很欣慰。在他看来,“这是对老祖宗的应有的尊重,也是对历史对后代负责任的一种举措”。

从钟鼓楼向南,同样位于中轴线附近的天坛还在恢复风貌的过程之中。作为古城北京的重要地标之一,天坛原本设立了内、外两重坛墙,将整个天坛分割为“回”字形。但因为历史原因,一些单位陆续将外坛位置占据,几十栋低矮的老楼和私搭乱建的小房把坛墙挡的严严实实。

为了恢复天坛历史风貌,天坛周边进行了全市规模最大的简易楼腾退项目。北京时间记者在天坛西里看到,一排排三层的简易楼已经人去楼空,相关的拆除工作已经开始。附近的小卖部老板也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均已搬走。

据了解,随着天坛周边简易楼以及天坛医院、口腔医院等单位的腾退拆迁,未来整个天坛周边的环境将会有一个质的变化。而随着越来越多像天坛这样的整治工程,古城北京的风貌正在愈加的清晰起来。

重新找回老北京的魂

在与钟鼓楼广场的一街之隔的南锣鼓巷,正在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改变。

作为世界上最老的胡同,南锣鼓巷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最佳风情地之一”。也正因为此,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在考察过之后,就决定把自己的店铺开在这里。

“我2007年就来这里了,那个时候才50多家店铺。”徐岩说,南锣鼓巷在2006年之前只是小有名气,但到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就一下子“火”了起来,成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可以不去天安门、不去故宫,但肯定来南锣鼓巷。”

不过,人流越来越密的南锣鼓巷,商业化的气息开始越来越浓,“老北京的魂”也越来越淡。

“一方面开店太多,整条街都开满了,而且大店被隔成了小店;另一方面就是往低端去发展,各种脏乱差,甚至假冒伪劣。”徐岩跟北京时间记者解释说,由于房价越来越高,大家的心态也变了,什么赚钱做什么——而恰恰低端的小店最赚钱。

据徐岩透露,最高峰的时候,整条街上有260多家店铺,其中仅小吃就80多家,经营的几乎都是低端业态,南锣鼓巷已经没有了700多年历史古老街巷应有的风貌。

南锣鼓巷正在找回“老北京的魂”(潘琦 摄)

关键词:中轴线申遗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