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非要等到二月二才能理发?

2018-03-19 10:37:56    历史档案讲读  参与评论()人

二月二,龙抬头,相传是武则天时期,玉皇大帝命龙王大周境内3年不许降雨,但龙王心慈,看不得百姓受苦,就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发现后,勃然大怒,要将龙王之罪,最后在百姓的诚心祈祷下,玉皇大帝赦免了龙王,而这一天正是二月二日,所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日也叫春龙节,百姓们吃水饺,吃面食,吃混沌等等,在北方,清晨百姓用灶烟在地上画龙的图案,寓意去年要在龙王的保佑下五谷丰登。

而二月二日这一天理发会使人在新的一年中好运连连,福星高照。小孩子在这一天理发会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被称为剃龙头,寓意新年新气象,好运到到到。在北方,正月里剪发被认为不吉利,过了正月才能理发。还有一种说法是正月剪头死舅舅,所以大家都在二月二剪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理发的一个接一个,生意兴隆,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忍受不了自己一个月不修不剪头发,忍着被爸妈骂的危险正月里去了理发店,不过这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很多民间习俗在一辈一辈的传承下要么变了味要么丢失了

正月剪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当时,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一正月不剪头,头发自然是野蛮生长,到了二月二,理发店就人满为患,都为了二月二、龙抬头、剔龙头。

为什么这天是剃头日?

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种的时节,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民俗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的吉祥预兆。

“正月剃头死舅舅”是误传

正月不能剃头在民间有多种说法,最有说服力的是清军入关后汉人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意为“思旧”。

“正月理发死舅舅”是民间的误传,“死舅”实际上是“思旧”,正月理发了就会“死舅舅”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福星高照行大运

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取吉利已经成为习俗

旧时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前剃头,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再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它时间的剃头。除了男孩,有些地区让女孩选择此日穿耳孔。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农历二月初二,为二月二节,又叫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这一天,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还有一个说法,是过去人们对养生与节气的总结,这时理发头就会冷,很容易生病。所以人们也都习惯了在农历的二月二开始理发,再搭上这一天“龙抬头”的吉祥列车,这天理发一年都会顺利。

古代中国,大人不能随便剃头。《说文》:“大人曰髡,谓有罪者。小儿曰鬀(剃)。”成年人剃发曰“髡”,是一种很重的刑罚。《说文》称“发,根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哪能轻易动之。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马上招执法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于是他挥剑断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这说明古人眼中头发和生命一样重要。

现在成年人剃头已非禁忌,但剃头时间的特殊性并未完全消失。腊月末除旧迎新,家家扫灰同时,也要理一次发,以全新姿态迎接新春。理发一般一个多月一次,正月不理发攒到二月二也是正常现象,但民俗中又加上一条“正月不剃头”的规矩,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北方冬天天寒地冻,过年的时间很常,俗有不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耍正月”是全面现象,吃喝娱乐、走亲访友、祈祷神灵,到了惊蛰前后,人们重新回归日常生活、生产中,一年吉利从头始,于是借着二月初二,取“龙抬头”吉意,剃一下正月里长长了的头发,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当然“剃龙头”首先还是给孩子理发,希望小孩一年顺顺利利,长大以后成龙成凤。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二月二这天,很多民间习俗都和龙有关,这天吃的水饺被称为“龙耳朵”,称春饼为“龙鳞”,面条为“龙须”等,另外这天还不让动针线,以免刺伤龙眼。

中国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和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是万万剃不得的,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理发,是近代以来,至少清朝以后才有的事情。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中国人也接受了理发,人们在这天理发称为剃“喜头”,借助“龙抬头”这个吉利的日子,辞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利利.

关键词:二月二龙抬头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