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传承与融合:中国笔墨下的绿水青山!(5)

传承与融合:中国笔墨下的绿水青山!(5)
2021-11-30 09:58:53 凤凰艺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李玉双看到自己父亲李可染曾画过的漓江山水,相信他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展览中李可染与李玉双各自创作的漓江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漓江在李可染的笔下显得雄浑、低沉,在李玉双笔下则显得崇高、壮丽。两种心境、两种面貌,是父子二人对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反思。

国画改革:中国的就是世界的

中国画在近代启蒙运动中也不能独善其身,在社会思潮中沉浮、飘摇。在改革者康有为、陈独秀的眼中,中国画是衰败的,且积弊已深;在蔡元培的眼中,中国画是因循守旧的,西方绘画是写实真切的。所以“国画改良”呼之欲出,成为了社会现代化的一种需要。

微信图片_20211129105628

▲“山高水长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微信图片_20211129105636

▲“山高水长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中国画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50年代的中国画家依然需要面对时代提出的社会改造课题。由人物转向山水,是李可染为自己今后的艺术走向做出的选择,他在《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中提到了要深入生活、扩大生活内容的来源。李可染在这个时候也身体力行,开展了很多长途写生活动,还形象地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号召艺术家要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精神。

微信图片_20211129105645

▲李可染《颐和园写生》,纸本设色,53×32cm,20世纪60年代,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关键词:

相关报道: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