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临川四梦”全球巡演:六百岁昆曲 春色今如许

2016-08-01 09:08:55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没有经费印说明书,就在剧场外给观众发简单的一页纸的介绍。”谷好好回忆,“后来看到这张纸被扔得满地都是,演员的名字上有很多鞋印,特别难过。”很多人改行,留下的人天天问自己到底在干嘛,一场戏满头大汗,演出一场拿一二十块钱,没有观众,还要继续唱戏吗?谷好好唱刀马旦,每天要耍刀耍枪,“好几次我把武旦刀扔掉了,说不干了,想了想,再把它捡回来擦干净。”

“那种门庭冷落,我们走过,所以我们倍感珍惜。昆曲有今天,不容易。”谷好好说。

作为“百戏之祖”,昆曲有自己的命运。“戏,都是演给当下人看的。社会在进步,观众的文化消费形式改变很大。今天的好时光,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谷好好坦言。

某种程度上,“临川四梦”也与上昆这么多年的努力交织在一起。

“这也是国家特别是文化部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12年,以及上海扶持昆曲、培养人才的结果。”谷好好介绍,上世纪90年代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上海昆剧团坚持昆曲进校园、下基层、办学习班,足迹几乎踏遍沪上所有大专院校以及大部分中小学。这些扎根基层的公益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昆曲的生存基础。

“我们清醒认识到,要找到一批跟我们一起慢慢变老的观众。昆曲太美了,不到园林,又怎知春色如许?”在谷好好看来,发展昆曲,不是把昆曲改掉,而是保留昆曲的原汁原味,“先把观众的情感培育起来,让大家喜欢,进而学会欣赏。”

努力的成果很明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瑾就发现,现在的环境变了,越精致越传统越“昆曲”,越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如今‘四梦’中的《紫钗记》《邯郸梦》,把仅存的几出折子扩演、捏合成完整的作品,都是在修复昆曲的‘文物’,‘整旧如旧’。”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