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600分钟展现600年中国戏曲之美

2016-09-20 09:09:0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而来自江苏的国宝级昆曲名家石小梅和苏州昆曲剧院院长王芳合作的《牡丹亭·幽媾》同样是“独家版”的合作。有“石帅”之昵称的石小梅很少来上海演出,她表示:《幽媾》是《牡丹亭》中为数不多的生旦对子戏,这一版《幽媾》保证上海观众从未见过。而王芳则感慨,对子戏最讲究配合你来我往“对上钩”,和石小梅老师虽然在两个剧院,但和她演对戏,就是默契。

在10月22日下午演出的“群英荟”,将创纪录地演出240分钟,当天恰好是梅兰芳大师的生日,来自台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是梅葆玖首席大弟子,她此次特地挑选的是梅派最具代表性、也最为考验演员功力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

魏海敏被称为“舞台千面人”,很多上海观众都看过她在台湾国光剧团新编剧中塑造的性格各异的角色,但作为梅葆玖的大弟子,魏海敏的京剧传统戏功底也极为扎实。她介绍说,她这次演的《贵妃醉酒》是最具梅派“老味儿”的,遵循的是梅兰芳、梅葆玖“高拉低唱”的传统,而不是现在常见的“高拉高唱”。“女演员的嗓音区域普遍比男旦偏高,因此梅派的‘高拉低唱’对女演员的演唱难度很大,但我发现‘高拉低唱’更有宫廷气,老师也一直希望我们这么做,所以这次我一定会展现最守旧的‘高拉低唱’的唱法。”

闽南地区的梨园戏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而梨园戏表演艺术家曾静萍让这一有800多年历史的“活化石”重焕生机。她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一群从各大城市打飞的去泉州追星的粉丝,更让法国、日本的戏剧同行为其艺术倾倒。这次她选择的《吕蒙正·煮糜·过桥入窑》和独角戏《玉真行》,都是当代梨园戏演员从老艺人那里学习、抢救出来的濒危剧目,几乎很少演出。曾静萍表示:“这几折戏都是梨园戏旦角的必修课,我们在传承和传播的同时,更需要不断润色修改,接受不同时期的舞台检验。”

此外,鲜见于上海舞台的川剧同样是中国戏曲最具特色的代表剧种,川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王世泽是本次演出中最年长的艺术家,他的表演集中了川剧小生程序繁多,“瓜、嗲、媚、秀”的特点。“评剧一姐”曾昭娟带来的是评剧最传统的剧目《赵锦棠》。“当今戏曲第一须生”李树建将献演代表作《程婴救孤》和《清风亭》选场。上海观众非常熟悉的天津京剧名家邓沐玮、王平,将联手以《上天台》为整个演出活动压轴。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