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渝
辛亥革命至民国新成这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政治风云诡谲,变幻莫测。民国成立后,原本波涛汹涌的政局瞬间变得风平浪静,孙中山与袁世凯会晤达成协议,时人皆以为南北和解,天下太平,并将孙中山、袁世凯、黄兴和黎元洪四人并称为“共和四杰”。袁世凯代表北洋系,黎元洪是武昌起义时才半推半就进入革命军阵营的,只有孙中山与黄兴是真正的老牌革命党人。早在反清革命时期,因两人搭档默契,常被以“孙黄”并称,后来有了“孙氏理想,黄氏实行”这一评价。
当然,如果就此把黄兴看作是孙中山的粉丝迷弟,鞍前马后为偶像冲锋陷阵的一个角色,那就大错特错了。从一开始,黄兴就有自成一系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入同盟会后,无论是反清革命时期,还是民国成立后,黄兴不仅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也不乏大批追随者,甚至与孙中山发生过分歧。当然,他没像陶成章、陈炯明那样与孙反目成仇,华兴会也没有形成一个明显的派系,除了因孙、黄思想契合度较高之外,与黄兴个人的气度与见识亦有很大关系。
黄兴生于1874年10月25日,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龙喜乡凉塘人。派名仁牧,一名轸,后改名兴。1898年戊戌变法前夕,24岁的黄兴还在两湖书院深造。新学方兴,书院课程除经史文学外,还有天文、地理、数学、测量、化学、兵法、史略学等新学科。初入书院黄兴尚无革命思想,只觉得科举制度贻害无穷,反倒对地理与体操尤为精勤。也是在这期间,黄兴在课余购得西洋革命史以及卢梭《民约论》诸书阅读,但未与同学公开探讨,唯有私下对一位叫白逾桓的同学透露过想法:“吾侪求学岂为满人效忠也?盖将造成有用之才,以备他日为我汉人扬眉吐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