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千里江山图》:中国山水画的一场意外

2017-09-20 15:01:20  来源:艺术与财富    参与评论()人

上周末,北京故宫博院展出了一幅珍贵的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作《千里江山图》。参观者要是想一睹这件名画的真容,需要排队好几个小时。不少人质疑参观者并非是为了欣赏名画而是去凑热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夸张的排队时间?

9月15号,北京故宫博物院2017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在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开展。本次展览中展出了已经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北宋画家王希孟的画作《千里江山图》。开展以来,《千里江山图》人气爆棚,前来参观的游客,基本都要排上数小时才能一睹这幅名画的真容。来自北京的书画爱好者黄先生说,虽然已经预约了门票,早早来到故宫排队,可还是等待了近3个小时之久:

我早上大概是9点半开始在故宫博物院排队,将近12点的时候,我才进入到展馆里边。但是进去以后还得排。午门内广场排了大概有小一千人,然后午门上面那个雁翅楼的话,人流是分拨地往上走,一拨人应该能走30到50人吧,等待时间是比较长的。

2017年9月15日,约900岁的《千里江山图》全卷在故宫午门开展,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

因此,不少参观者为了早些一睹名画的真容,早上故宫开门后,游客们就开始“狂奔进故宫”。

观众排队几小时,却只能观赏画作几分钟左右。不过尽管是这样,前来参观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王中旭介绍说,《千里江山图》令游客们如此趋之若鹜,是因为《千里江山图》历经900多年依旧保存完好,是一幅很稀有的,带颜色的国画作品。而且,本次展览只持续46天时间,下次再想看,恐怕就要等到三年后了。

因为中国绘画,文人画、山水画,通常来说是以水墨为主,是没有颜色的,但实际上从很早开始我们的山水画是有颜色的,我们中国绘画在颜色上也曾经有很高的成就。《千里江山图》不光用色非常纯净,从宋代到现在900多年,能保存得这么好、这么新,是很难得的,很难看到的。

王中旭

像这样火爆的排队场景,在两年前故宫武英殿《清明上河图》的展览中就曾经出现过。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说,在故宫博物院,每年九月份都是一个展览集中的旺季,难免需要限流排队。不过,故宫经过修缮之后将会开放更多的展馆供游客参观。

我们的午门燕翅楼,一到旺季,要接待一万一千、一万两千、一万三千多的观众,光这一个展厅就一万多人。故宫呢随着我们的馆舍经过不断地修缮,扩大开放。那么就有条件,有更多的展区,那么就能使我们展览的内容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单霁翔

其实早在2013年,《千里江山图》就曾经在故宫武英殿展出过,那时候参观者并不多。今天的火爆可以说是与当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包括此前《清明上河图》展览时排队的盛况,除了博物馆接待能力的因素外。也有不少人质疑,如此夸张的排队时间,并不是欣赏名画而是为了凑热闹。对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树新认为:

我觉得是很多方面吧,也不完全是凑热闹。过去大家并不是很关注,不是很了解,现在的宣传比以前更广泛了。也的确是随着大家对文化,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关注了,随着文化教育普及的深入大家会越来越关心这方面,这也是我们一直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的一种结果。

张树新认为,这种“凑热闹”其实是文化觉醒的表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利大于弊的。

总之随着文化宣传的深入,也是包含一种文化自信吧,很多人也是越来越发现中国文化有他独到的地方。即便他仅仅是为了凑热闹,最起码他把这种事展示的话,说明他认为这是一件好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千里江山图

文|陈丹青

中国山水画的发端,实在太早了,比西洋人画风景画早了一千多年。你看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虽然各自只留得一件作品,已是精美绝伦。

我用油画临摹展子虔的《游春图》局部,才知道那种好法,不可言状。

每次到台北故宫,我都去仔细端详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那是通篇贵气。苏东坡曾借他画的大孤山小孤山来作诗,我当知青时,还能背诵,可惜今天只剩苏诗,不见李画了。

唐之后,短短的五代,出了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再过六百年,董其昌落笔题款,动不动就拿这几位祖宗讲道理。到了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气格越来越大,路数越来越多。但这些美术史常识,手机上一查便得。

中国山水画的一场意外

今天单是讲宋徽宗年代的一幅画,一个人,就是,王希孟十二米长的手卷《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谢天谢地,如今好好藏在北京故宫。近年拿出来展示,我就脑袋贴在展柜玻璃上,像个傻子,呆呆地看。

美术史专家怎样分析这幅画,我不知道。以我这弄油画的外行来看,《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史的一场意外,一份孤立的文献。

说它意外,因为此前此后的山水画长卷,没一件拼得过它,真真是空前绝后 ;说它孤立,因为同样规模的卷子或许还有,留传下来的,就这么一件,王希孟也只得二十三岁的寿命。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