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清人刻了几本画谱,凭什么比今天的微信还要火

2018-01-19 10:12:53    走寻  参与评论()人

黄宾虹亦是如此,如果局限于《芥子园画谱》,晚年的“黑宾虹”可能会少了许多哲学味道。

过去学画不方便,《芥子园画谱》因为这个契机,玩出了很多大师。今天面对高效的媒介时代,却鲜有齐白石一样的大师出现,为什么?

记得1999年,童中焘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过一本《美术技法丛书——山水画》,利用古代画论的原文和古代绘画的局部来讲解山水画的来龙去脉,虽然是技法系列,但规模框架宏大,只是由于那个年代黑白印刷的模糊,没有引起画坛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本书也回答了老一代艺术家对《芥子园画谱》的看法——没有师承。

启功说:“曾看到些近代名人款识中所提到的“仿某人笔”,这时真见到了那位“某人”自己的作品,反倒发生奇怪的疑问,眼前这件“某人”的作品,怎么竟和“仿某人笔”的那种画法大不相同,尤其和我曾奉为经典的《芥子园画谱》中所标明的某家、某派毫不相干。

是我眼前的这件古画不真,还是《芥子园》和题“仿某人”的藏家造谣呢?后来很久很久才懂得,《芥子园》作者的时代,许多名画已入了几个藏家之手,近代人所题仿某人,更是辗转得来,捕风捉影,与古画真迹渺无关系了。”

今天的印刷业很发达,盗版更加发达,版权的保护日益完善。当年那个好色风流的老头李渔应该不会再为盗版火冒三丈了。但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李渔不印《芥子园画谱》,又会怎么样?

印刷媒介时代,文字代替了口头传播,文字本身也具有了更高的语义,具有了更多可以延伸的意义。

所以,印刷时代的内容是具有很强逻辑性的。所以以前,人们喜欢读书,喜欢追本溯源,人们习惯了这种模式,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维逻辑训练。一旦有一个快餐式的东西出来,必然有人反对。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郭沫若等等,受过《芥子园画谱》教益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对它都有一个冷静的评价。那是个大师频出的时代。

今天去书店除了《芥子园画谱》外,你还可以看到董源、巨然、荆浩、关仝、范宽、马远最清晰的原作印刷品,甚至在网站,手机端,轻轻松松的可以饱览各家真迹影像。古代性价比高的艺术教材,如果放在今天,还是出于执念或者急功近利再抱着无墨色变化的、无高古气息的木刻本死抠,确实应该重新反思它的意义了。

在搜索网站搜索“芥子园画谱全集”字样,结果达571000个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