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翻拍应具有当代性,融入特定的个人情感、社会心理与时代精神。1967年上映的《英雄本色》本是一部质量平平的电影,但经吴宇森翻拍,融入并宣泄导演心中郁结多年、壮志不得伸展的热血激情,反而成了一代名作。还有2014年的翻拍电影《智取威虎山》利用特效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奇观效果,翻拍自《东京物语》的《东京家族》则融入了新的时代讯息,都属翻拍作品中成功添加当代元素的范例。
再次,除了时空转化,跨国翻拍还应注重“文化转译”,实现与本土文化的对接,完成文化共通性与差异性的化合作用。翻拍香港《无间道》的美国影片《无间道风云》改变了原作的港式煽情风格,转用客观冷峻的叙事态度统领全片。片尾出现的老鼠恰是“内鬼”的暗喻,与影片的卧底内容相契合,这种“转译”堪称神来之笔。经典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先后有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翻拍版本,难能可贵的是,这几个版本在将原作故事与本土现实政治、社会、文化结合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虽未必超越原作,也都品质上乘。其中,中国版的《十二公民》更是堪称近几年国产片中少有的律政题材佳作。有论者将翻拍看作中国影视业创造力贫乏的祸根和迷途,但从《十二公民》的例子可见,翻拍并不必然意味着创造力的贫乏。就艺术创新而言,低水平的原创与高水准的翻拍相比,前者并不优于后者。
总而言之,翻拍并非洪水猛兽。重要的是提升翻拍的理念和水平,而不是简单指责翻拍本身。事实上,我们翻拍别人,别人也翻拍我们。马丁·斯科塞斯翻拍《无间道》帮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奥斯卡小金人,《步步惊心》《全民目击》等也先后被国外影视公司翻拍或购买了版权。某种意义上说,翻拍与被翻拍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是文化的引进与输出,自然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通过翻拍的转译,不同文化在碰撞中达到理解和沟通,这或许是翻拍在更深层次上的贡献和价值。
《全民目击》剧照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01月18日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