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徯我后》取材于《尚书》,记载在夏桀暴虐统治下的人民痛苦不堪,期待着被解救,纷纷说:“徯我后,后来其苏。”其意是等待贤明的领导者来了,我们就得救了。徐悲鸿创作油画《徯我后》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政府屈膝投降,镇压民主运动,人民陷入水深火热。徐悲鸿借此画抒发了人民渴望解救的呼声,成为救亡图存的呐喊。《傒我后》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情怀和反思现实的社会价值。
徐悲鸿,《巴人汲水》
1937年,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入蜀,目睹蜀中百姓的生活困境,他疾笔创作了中国画《巴人汲水图》和《巴之贫妇》。画作上他题写了一篇自作诗:“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忝血汗熬。”诗文充溢着徐悲鸿对于当时百姓生活凄苦的同情和悲愤之情。
这幅画描绘的是当时蜀地人民汲水的场景。当时百姓的生活用水都要从江中汲取,背着沉重的木桶,再装上满满的水,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走回家去,有时甚至要往返多次。这样一个生活细节触动了徐悲鸿的心灵。整个画面突出物像的神韵,技法上用西洋画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肌肉部分稍加皴染,在挑夫身上适当加强了筋肉体积感。
图稿叙事:《愚公移山》的新的表达
图稿叙事是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途径。《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客居印度创作的代表作,其中的图稿叙事生动而精彩。1939年11月,他应泰戈尔之邀从新加坡赴印度举办画展并宣传抗日,直到1940年12月才离开印度。这一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愚公移山》。
1940年7月,徐悲鸿完成中国画《愚公移山》,是年9月,完成油画《愚公移山》。在构图上,油画《愚公移山》取消了中国画《愚公移山》中描绘的挑筐壮汉与负重大象,并将大肚壮汉从开山行列的左二换到左一。油画的远景更为开阔,山峦起伏,将读者视线引向天际。
当时为了创作的便利,《愚公移山》中的人物模特多由印度人充当,印度国际大学(位于圣地亚克)的学生甚至争做徐悲鸿的模特。画稿中有位像鲁智深的人物被反复描绘,其原型是该校的厨师拉甲枯马尔啼亚。徐悲鸿每次请他做模特,他都很高兴,并且随叫随到。有人问徐悲鸿为何要在中国历史题材中加入印度人形象,他如是说:“虽是印度人,但都是勤劳的劳动者,形象不同于中国人,意义却是一样的。”
《愚公移山》的主要场面是表现开山劈石的六位壮汉,他们身强力壮、筋骨结实,徐悲鸿为他们绘制了大量素描。譬如,对于举耙动作,他进行了详尽的素描分析,因为在画中最震撼人心、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就是壮汉们叩石垦壤之景。
为画好画中的十多位人物,徐悲鸿绘制的画稿、素描稿多达数十幅。他还描绘了许多未见于《愚公移山》画中人物与动作的图稿。
徐悲鸿,《愚公移山》,布面油画,213cmx462cm,1940,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愚公移山》,中国画,规格:144×421cm,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