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度最佳动画长片得主《安诺玛丽莎》(Anomalisa)的导演之一 Duke Johnson 指出:“明显的问题是,动画仍被视作一种类型,而非可以讲述任何类型故事的媒介。”就连奥斯卡似乎也营造误解,令人以为获提名的作品,都是可爱又奇幻,而最终为儿童服务。“我不认为,人们明白那些基调不甚明朗的动画在做甚么,不觉得值得像对待真人电影那样来判断动画片。很多独立动画只是不符合外界对动画的狭隘认知—— 以为动画定是适合所有人观赏。”
无可否认,部分合家欢动画也有深度。迪斯尼与彼思就以《反斗奇兵 3》(Toy Story 3)、《冲天救兵》(Up)和《玩转脑朋友》(Inside Out)证明,谈及较为复杂的成人情感也可成功,但这些作品始终是面向儿童。《情谜梵高》的导演之一Hugh Welchman 指出:“过去,动画片在奥斯卡肯定弱势。大部分投票的会员都是拍真人电影,对动画片没那么大兴趣。而我们这个媒介则全由家庭式动画主宰。”
除此之外,影响奖落谁家的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拉票预算上,大品牌与小公司的庞大差距,而The Breadwinner 的发行商GKIDS 明显属于后者。公司主席Eric Beckman 表示:“在提名阶段,大部分成本较小的动画都获得支持和关注,但到了要分胜负那刻,则在于一个钱字。”他指出:“部分大厂的赛前拉票预算,往往超过我们买片和发行的预算 50 倍,要赢就要花点钱。”
相信你会反驳,奥斯卡会员在投票前,肯定看过所有入围作品,那又何来宣传多寡之别?Johnson 却直言:“很多投票的会员都没看遍全部提名电影,而动画片是其中一个最不可能被完整看过的项目。”他指出:“有些会员会投给子女最爱看的那套,其他人则投给最有可能看过的那套,因为每间戏院都有上映,又有大量宣传。更何况,那套动画让他们或笑或哭,又有向来喜欢的舒适均称美感。或者他们就是不想要一些挑战思维、或令其步入陌生领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