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程甲本、程乙本发行得好好的,还要费那么多精力搞一个“新校本”呢?读者不禁要问:都是《红楼梦》,有什么不一样吗?能有多大区别?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自1791年程甲本刊刻以来,人们看的都是程甲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看的又都是程乙本。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陆续被发现,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梦觉主人序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梦稿本等等,达11种之多。这时人们发现这些大多署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早期抄本与社会上流传了100多年的程甲本程乙本有许多不同。那么,差异到底有多少呢?我告诉你,几乎页页都有差异,数字难以统计,这恐怕是一般读者很难想象的。这些差异的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是具体字句的不同,有的是一段一段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节的不同。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一般认为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的文字更好,程甲本和程乙本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整体文字表述上不如早期抄本好。程甲本特别是程乙本,经过后人整理改动较多,而脂砚斋评本则较少地受到后人的删削篡改,较好地保留了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所以有必要以脂砚斋评本为底本搞一个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这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校本”。
脂本与程本差异不小
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将脂本和程本作个比较,举例子说明问题。
先举文字差异方面的一个小例子。《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说的是宝玉去看望生病的宝钗,宝钗主动要求看看宝玉脖子上佩戴的通灵宝玉,这样一来,宝玉自然就要看看宝钗佩戴的项圈了,就是金锁。巧的是,这时候林黛玉来了。大家注意,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回目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以前,只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宝钗姑娘常常就来了。而宝玉和宝钗在一起,林妹妹也肯定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结果往往是宝玉与黛玉吵一场、黛玉哭一场。为什么要这样呢?当然是为了故事情节的有趣而特意设置的。这一次宝玉和宝钗在一起“比通灵”,果然黛玉来了。程甲本上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