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成功的烧脑电影的内核往往都很简单,而编剧和导演的功力则因此得到更为明确的彰显。明了的设定所引发出的愈发繁琐的线索,层层递进的叙事,观影乐趣逐级上升。《密室逃生》便很好地遵循了这样的法则。影片开始是一段较为夸张的表演,一名男子不知为何被困在了一间发生畸变的房间内,他费力地试图破解大门密码,但同时这个房间不断地垮塌,危机一触即发。
在紧张的倒叙开头后,影片的正片部分以相对温和的姿态出现,而刚刚得以喘一口气的观众们,即将再次踏上分秒必争的逃亡之路。剧情很快做了交代,六位主角依次出场,串联起他们生活的是一个神秘的魔盒,这个需要用意念打开的盒子,像是神的旨意将他们召唤到一起,有人是为了百万美元的奖金,有的人是为了体会游戏的快感。
当主角们纷纷来到游戏的空间,影片精彩的部分才刚刚开始,《密室逃生》总共逃脱了六间密室,每一间都独具匠心有一种视效大片的奇观感受。六人刚刚见过面就被困在了房间内,第一间是“火力全开”,整个房间像是一个烤炉,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办法逃离,随着线索一点点的展开他们找到了打开秘密通道的方法。
第二间密室则是“冰火两重天”,主角们突然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室外,他们小心翼翼地探索这片未知的环境,对于周围的一切异常和数字、物件,都敏感警觉,也是从这里开始他们意识到游戏的严肃性,因为这场游戏失败的代价,是以惨烈的方式付出生命。
随着剧情的一点点展开,我们会发现每一间房间的设计并非凭空而来,它们都指向每个主角曾经所经历过的苦难——密室只是形式上的,这些空间唤起的他们各自痛苦的记忆。很久以前,有一位记忆理论家发明过一种地形记忆法,利用空间唤起人们记忆中的素材,我们在看到一个图像场景时,最先唤起的并不是眼见的真实场景,而是藏于脑海深处的视觉碎片。
其实,每一个密室空间的设计都和影片节奏息息相关,带动起节奏和氛围的不光是剧情,还有这一关又一关的密室关卡,危险的空间场景与故事情节高度契合,让我们随主人公的视点探索,同时又替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第一层空间是带起节奏的关键,如果刚开始游戏就很无聊想必观众也很难再继续玩下去,第二层空间是冰天雪地的野外,冷感也将观众情绪降温,每位主人公冷静地等待机关的出现。第三层空间是一个颠倒的酒吧,接续上一空间的“死亡情绪”,在这一层的空间中一直重复着一段关不掉的音乐,好像游戏设计者的挑衅。第四层空间是人物关系的转折,也预示着谁将是游戏的胜利者;第五层空间充满了当代艺术的实验气质,第六层空间与影片开场形成叙事回环。
影片的尾声有着《楚门的世界》一般的气质,好像回到了一种福柯在“现代化监狱”社会中所探讨的母题,看见与被看见,究竟是我们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我们?在影片的结尾导演故意又加入了一场游戏的“番外篇”,视觉快感下情节的真实只有当镜头拉回远景,观众才能分得清何为虚拟,何为现实。
从13岁女孩的视角出发,《狗十三》不仅呈现了普遍的中国式的青春残酷、成长代价,同时也展示了重男轻女、酒桌文化、家庭教育多个层面的社会现实。这是一部优秀的青春片,同时也远远超出了青春片的范畴。
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什么是好电影的讨论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引发的争论就是这种判断标准复杂性的体现,今天我们如何来评价这样一部电影,其中的依据早已超过了电影文本本身
每年,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都会选出25部国产电影,将其置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加以保护,作为“国宝”流传后世。 国会图书馆公布了2018年最新加入这一大家庭的25部作品的名单
12月8日,2018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影视与未来科技研讨会在合肥瑶海图书城举办,影视与未来科技研讨会作为本届影展的一个重要活动,主要探讨科技发展对于电影的影响以及科技如何助力电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