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芒种时节,稻秧嫩绿,麦穗低头,田野焕发勃然生机。在这样一个天下稼穡的物候节令中,因为“饯花神”,而更有了一番诗意。
清 吕彤《蕉荫读书图》 ,右下画了一丛凤仙花
在古人眼中,花朝月夕,万物皆有灵,唐代和宋代以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宫廷和民间一道,赏红、护花,迎花神。及至芒种,花期渐过,群芳摇落,古人视为花神退位,为花神举行饯行仪式,感谢她带来的万紫千红,期盼她明年春再回。南朝学者崔灵恩在《三礼义宗》中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展现的“饯花神”格外绚美大气:“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而曹雪芹对芒种的关注还远不止此。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酒、妙玉传帖等经典情节,都发生在芒种时节,宝玉的生日也与芒种有关。这一切,恐怕与他自己的也是芒种日这天出生不无关系。所以在一些红学专家眼中,曹雪芹是贾宝玉的原型,这也许就是证据之一。
作为芒种盛事,饯花的场面一般是充满欢喜的。只是,相比“花朝节”,“饯花神”还是容易让人生出伤感,其中尤以黛玉葬花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