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多方试验。从艺术的真正意义上说,沉潜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达到突破目的的一种手段。虽然因其过程的艰辛和漫长,有时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目的,但它与真正的目的毕竟不是一回事。为了达到突破这一真正的目的,王玉林在深入沉潜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不拘一格的探索和试验。这种探索和试验,既包括绘画所指系统方面的内容蕴含,也包括绘画能指系统方面的形式手段。具体来说,在绘画所指系统的内容蕴含方面,王玉林有意识地打破了传统花鸟相对狭窄的题材疆域,通过不断地发现和体验,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观察视野,捕捉新的描绘对象。
《日暮待鹊桥》50×50cm 2006年作
这其中,王玉林对那些带有西北地区特殊地域风情的花卉树木,翎毛走兽犹为情有独钟。如《落木萧萧》,便是以西北地区所常见的三棵白杨来作为画面的主体,象征着西北人面对严酷的环境,虽历经磨难,却依然执着而坚毅的精神品格。王玉林的这种做法,不仅拓宽了绘画的题材范围,彰显出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对于传统花鸟画的美学趣味和价值取向,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此外,王玉林在扩大花鸟画表现范围方面的努力,还体现在他试图改变传统花鸟画单一描绘花鸟的单调格局,尝试着将花鸟与山水相结合。
《流年故事》之一 30×30cm 2009年作
将花鸟与山水相结合,是郭味蕖先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便提出的艺术主张,但此后真正能够身体力行者,却是为数不多的,而王玉林则是这为数不多者中的一位。王玉林创作于2006年的《国风》,成功地将雍容华贵的牡丹与险峻峥嵘的山水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画面意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该作可视为郭味蕖艺术主张的一个生动注脚。与对花鸟画表现题材的拓展相比,王玉林寻求突破的努力,更多的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绘画能指系统的形式手段方面。对此有三点可以说道:其一是色彩。王玉林十分重视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大胆进行各种试验,为了达到色调和墨色相交融的目的,王玉林常常有意识地放弃传统花鸟画的设色方法,而“采用了极难驾驭的接近纯粹的色调,创造出强烈的光色视觉效果”(莫晓松语)。
《流年故事》之二 30×30cm 2009年作
在中国绘画史上,工笔画占据着具足轻重的地位,它起源于盛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元,典型的艺术特征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像一朵绚丽的花朵盛开在中国画坛之上,千百年来让无数的艺术家为之倾倒。
朱双杰(Zhu Shuang Jie)朱双杰,江苏省海门市人。天津市政协花鸟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2004—2008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获学士学位。师从霍春阳、贾广健、刘文生、周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