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生命的出口。2020年至今,我们仍在共同经历着突如其来的变故,生命状态从被动的恐慌、接受,再到主动的沉淀、转化。画廊周北京在积蓄一年零一个月的能量之后,终于带来40逾场高质量的当代艺术展览。
作为艺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艺术家、艺术行业从事者、收藏家……需要完整的知识经验和行业标准来“审视”这场艺术的盛宴。不过作为观众,当你与40个展览中几百位有趣、独特、有生命力、有故事的灵魂相遇之后,可能会发现艺术里最重要和最滋养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些“高高在上”的观念,似乎可以转化为你是否相信在一幅画里,能够唤醒你曾经体验过的感受;在一件装置里,可以打破你常规思考的方式;在一段行为表演中,遇见一段和你类似的经历。
依托城市社区基因,北京何为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不仅具有查字的实用功能,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
康熙六年(1667),刚刚亲政不久、14岁的康熙帝曾召见还处于软禁中的南怀仁,向他讨教天文历法知识。康熙提出了一个问题:“法合天与否,有何明显的依据?”即判断历法准确与否,其依据是什么?南怀仁认为,历法“合天与不合天,从古以来皆以测验为依据”。南怀仁提议,用推算日影长度的方法来验证历法准确度。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礼记·杂记下》说,有人问曾子,“夫既遣而包其余”,曾子告诉他:“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可见,古人认为吃不了的美食应“打包”带回。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提起美国的经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17世纪时,华尔街是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修筑的一堵土墙。百余年后,华尔街两旁布满了金融机构。
在将近5000字的《晋书·王羲之列传》里,王羲之与东晋年间“琅琊王氏”中大多数成员一样,是以一位士族政界人物的姿态出现的。
是有意还是巧合,英国国家美术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与新近东一美术馆举办的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都以波提切利打头,隐含着人们对这位文艺复兴早期画家越来越多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