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文艺片长线放映,“亲情是治愈一切的力量”

《海的尽头是草原》《世间有她》《妈妈!》治愈暖心赢观众口碑,新京报专访多位导演共话“暖”

文艺片长线放映,“亲情是治愈一切的力量”

《海的尽头是草原》《世间有她》《妈妈!》三部中秋档的影片仍在热映中,它们所带动的温情话题一直在发酵,很多观众纷纷对这几部暖心之作表示感激,“看完有一种直达内心深处的暖意”,“能一直暖到国庆档”。可见,在中秋佳节里,观众对团圆温暖元素的喜爱。新京报专访这几部影片的导演,请他们讲述“温暖”创作的幕后。

在创作《海的尽头是草原》时,导演尔冬升去繁从简,希望故事简单,情感细腻,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人性中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在《世间有她》中,李少红、陈冲、张艾嘉三位女性导演以“她”视角观照现实生活,做出温情表达;《妈妈!》的导演杨荔钠开拍前就很清楚,该片的色调应该是暖的,她认为爱其实可以化解一切苦难,片中一对老年母女用爱抵抗遗忘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导演李少红说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更加珍惜家人的存在,也逐渐体会到亲情一定是克服任何困难的关键力量。疫情时期虽然有很多困难,但一定有很多让人有所感悟的东西,能够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小见大

尔冬升说,他不想再拍像《旺角黑夜》那样的电影,之后的创作更想拍表现人性温暖的作品。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便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大爱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有观众留言,“散发着无限的爱意与包容”“这段苦难中的每一份善意与爱都值得被记住,并感激”。

导演尔冬升:用简单故事,讲述人性善良

尔冬升导演对这部戏是有点情结的。他很小的时候,姥姥就说过她是蒙古族,但遗憾的是,当时自己年龄太小,不记得姥姥家在内蒙古具体什么地方。虽然有点遗憾,但当他来到草原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想把结构做得太复杂,希望故事简单,情感细腻,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人性中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可以。

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全新创作成一个完整电影。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用细腻视角“以小家讲大爱”,温情还原这段传奇故事,善良的内蒙古牧民和辽阔的草原,将“国家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不计血缘倾尽心力养育,哪怕自己还缺食少衣,也要竭尽所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则在60年后踏上了寻找亲妹妹的路途。关于如何理解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这其中有他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他对生命的追随追寻,还有就是要完成母亲的临终托付。”观众将在观影过程中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怀念和感慨。就像尔冬升导演所期待的那样:“希望这部影片能感动观众,让大家了解那段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故事。”

马苏为“女儿”买零食建立感情

马苏在片中饰演草原额吉萨仁娜,她收养了从上海来的一个孤儿,用无私的爱养育孩子长大。进组前,马苏看了一些文字资料和相关影视作品,了解了那段历史。“她们真的是争先恐后去争取收养资格,为了能够收养孩子,把家里最贵重的东西拿去卖了,节衣缩食也要养这个孩子”,马苏说,在她看来,萨仁娜代表的蒙古族母亲,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草原母亲的精神。

最开始,马苏和在片中饰演女儿的小演员是陌生的。拍第一场戏的时候,小女孩很客气地称呼她“马苏阿姨”。为了建立起关系,取得小女孩的信任,马苏慢慢开始和“女儿”培养感情。因为小女孩爱吃辣,马苏就特意为她在网上买了很多牛肉干等零食寄到剧组里。没多久,两人关系相处就很融洽,小女孩也很热情,改口叫“马苏妈妈”。

马苏说,要用爱让她感受到所有一切,相信自己就是她妈妈。因为小孩演戏,有时候会注意力不集中,但当马苏跟她说,爸爸妈妈还有哥哥,都是爱你的,那孩子真的下意识地哭了,哭得一发不可收拾,都哄不好。当时马苏也很惊讶,她感受到这4个月来投入的感情,小女孩是真切感受到了。

草原母亲从来没有私心

在片中饰演草原阿爸伊德尔的阿云嘎,从小在草原长大,他知道草原母亲有多辛苦,大家虽然看着草原很美,夕阳西下,余晖很漂亮,但80%的时间是很残酷的,牧民们很辛苦,从早忙到晚。阿云嘎说,蒙古族的家庭里,实际撑起整个家的基本上都是女人。在这样空旷的草原上,她要养育一群儿女,尤其是“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历史中,“草原额吉”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养育了那么多孩子,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草原母亲从来没有私心。

片中有一场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马苏饰演的草原母亲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吃,将奶豆腐给了收养的女儿来补充营养,结果女儿因为吃不习惯都吐了出来。

阿云嘎说,他很佩服导演尔冬升,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细节。城里人吃奶豆腐不习惯,但牧民也觉得鸡蛋的味道怪怪的。电影中就有一段阿云嘎饰演的军人父亲,从外面带回来煮熟的鸡蛋给家人吃的场景,结果王锵饰演的儿子吃了一口就面露难色。

阿云嘎听他姨讲述过,姨夫在边疆当兵时,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草原上没吃过的东西。有一次拿回来一些鸡蛋,姨夫就给家人做炒鸡蛋吃,但炒完之后,家人都吃不惯,觉得味道奇奇怪怪的,“我姨把那个锅刷了很多遍,还是有那个味”。

《世间有她》平凡之爱

电影讲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普通人如何在困境中找寻爱与希望的治愈故事。李少红、陈冲、张艾嘉,三位导演以“她”的视角观照现实生活,三个篇章里每个平凡的“她”,都细腻地呈现出普通人面临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不挠,以及家庭成员在平常小事中寻找到了初心以及温暖的坚持。有观众动情留言,“致敬困境中仍寻找善与爱的你”“能治愈,能唤醒,能舒缓,也能暖心”。

导演李少红:以女性视角,做温情表达

以往的抗疫类电影聚焦的视角比较宏大,展现全国人民在疫情期间共同抗疫,更多是从医护人员等角度出发,导演李少红认为《世间有她》的特别之处在于,讲述的是很落地的故事,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老百姓立场出发,以女性视角作为切入点,做出温情的表达。

李少红认为,拍摄这个故事的最大用意是让观众重视亲情的力量。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世界都回归了家庭,人们需要珍惜家人的存在,也逐渐体会到亲情一定是克服任何困难的关键力量:“拍《世间有她》的时候,有很多细节就是在电影里加入芸芸众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我们的回忆已经习惯了忙碌和奔波,现在突然因为这个特殊情况让我们相守在一起,甚至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相处,这件事情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既陌生又亲切。”

在李少红看来,《世间有她》是中秋档期的一分子,可能它很难有很好的票房成绩,但这部电影却能给观众很深入的情感共鸣,大家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生活中的记忆点,毕竟这部电影讲述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人这几年的切实经历,每个家庭成员在这段特殊日子里都有着切身感受。

导演陈冲:除了温暖亲情,都没有那么重要

在疫情初期,陈冲也有非常强烈的表达欲。她收到了制片人董文洁的邀请,希望她用女性视角来讲述女性关注的事情。“短片对我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就像一个作业习题,我也希望用这个契机尝试新的叙事方式。于是邀请了易烊千玺和黄米依演绎一对情侣被放逐两地的故事。我希望的表演是非常平实的,非常普通的,能够给观众呈现最真实、最温柔的感情,最开始我对这两位演员也有顾虑,但他们让我非常惊讶,每一位演员演的都是心里面真实的东西。”

特殊的疫情给陈冲非常深刻的感悟,对亲情、友谊、爱都有了很深刻的感受,她突然觉得,除了温暖的亲情,很多东西都没有那么重要,“家人很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相互陪伴,孩子从学校回来,丈夫也有几个星期没有上班,自己也有了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沉淀,这段特殊时间之后让我更珍惜亲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导演张艾嘉:困难时期,也要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张艾嘉执导的故事发生在疫情期间的中国香港,讲的也是家庭、爱情。郑秀文饰演的梁静思是位摄影记者,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要强的职场女性,在她的身上聚焦了很多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事业与婚姻,夫妻与家庭、生活困境、家庭情感……

张艾嘉觉得用女性视角讲述故事是一个挺特别的契机:“我总觉得在逆境的时候,我所有的成长和进步都会发生。疫情时期虽然有很多困难,但一定有很多让人有所感悟的东西,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我想讲的也是有温度的温暖故事。”

拍摄前期,张艾嘉在报纸上看到很多照片,让她非常有表达欲望,这几年有了很多时间观察,也让她看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多改变:“很多关系有机会重新恢复,所以我创作了这样一个故事,希望在这当中学习到、找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妈妈!》亲情如诗

影片讲述了一位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现实主义亲情故事。影片自上映以来便备受观众好评,大赞影片“一首献给生命的散文诗”、“洋溢着最原始又最真挚的爱”、“令人重建对生活的勇气”。

导演杨荔钠:爱可以化解苦难

在上一部作品《春潮》里,导演杨荔钠已经讲了一对母女,她们是撕扯的、刻薄的、不可调和的关系。到了《妈妈!》中,导演很清楚这部电影的色调,它应该是暖的,她认为爱其实可以化解一切苦难,这是整个社会还有人际关系必不可缺的一个因素。

片中文淇饰演的周夏,在导演看来,代表的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女性,有不同的生命力。曾经一度迷失的周夏带着小女儿,回到了冯济真(奚美娟饰)的家里,也是这部电影一个代际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导演想通过这个角色阐述一种良善的人际关系。片中冯济真和周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当她最开始看到一个迷茫的生命的时候,她可能也会想到年轻时的自己,她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让周夏感到她的善念,导演觉得这就是信任,她认为信任是所有人际关系当中最美好的。其实冯济真也对周夏重复着一个信息,就是母亲跟女儿说的,无论怎样我都爱你。周夏也很聪明,她也很快接收到了冯济真的善意,考上了成人大学,人生开始有一个很正向的方向,导演认为这也是她对冯济真很好的回馈。她们在这个关系里面,是代际的一个延续,也是一种双向救赎。

母女二人用爱抵抗遗忘

影片《妈妈!》讲述了一对退休教授母女以爱对抗遗忘的故事,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女儿病情渐重,逐渐将妈妈忘记,而母亲用坚韧温暖的母爱由被照顾者转变为照顾者,始终陪伴在女儿身边,两位老人在生命尾声重新做了一次母女。

片中有一场戏,母女二人来到湖边休憩,妈妈深情脉脉地凝望着专注吃着冰淇淋的女儿。此时的女儿已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天真烂漫的神情之外却早已认不清母亲的样貌,而妈妈则依旧守候在女儿左右,爱意不曾消退,正如小时候照顾女儿的模样。吴彦姝、奚美娟两位国家一级演员细腻入微的对望眼神,意蕴深长,情感穿透力十足。

影片结尾,落日余晖下,母女二人盛装来到海边逐潮踏浪,身影动人,情感漫溢。吴彦姝、奚美娟几乎不用对白,仅靠肢体和表情就将这对母女深切的亲情和无惧的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穿透银幕。影片开放式结局也留下巨大想象空间,令无数观众沉浸其中,“震撼到贴紧椅背无法动弹久久缓不过来”,“面对命运,坦然面对、坦然接纳、坦然担负”。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