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互动,也就意味着摒弃单向度的闭门造车,更重视来自读者、观众的意见。作为老资格的互联网原住民,马伯庸自然深谙此道。了解网友的所思所想所爱,才能创作出更贴近受众心理的作品。就此而言,《长安十二时辰》能够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并不奇怪。
这不能不令人联想到,一度被赞誉为“神剧”的《破冰行动》《人民的名义》都曾在中段不幸滑坡。原因就是,一些莫名其妙、啰嗦拖沓的桥段被生硬地插入到剧情之中。《破冰行动》的主创曾经表示,加入爱情戏,就是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然而,对于这种“想当然”,年轻人自然是不领情的。
进而言之,中学生住进了学校提供的豪华套间、在大城市打拼的打工族动不动就背起名牌包包、医生律师警察不干本职工作却忙着谈恋爱……某些电视剧与老百姓现实生活的脱节,与部分创作者的“自说自话”不无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给文艺创作的模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与《长安十二时辰》类似的是,作家金宇澄的代表作《繁花》,同样脱胎于网站平台上的互动,得益于众多网友的评论和建议。作者与读者、拍摄者与观众之间的固有关系正在潜移默化之中被颠覆。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当下的影视剧制作就不可能做到与时俱进。
不过,将《长安十二时辰》的大受欢迎单纯地解释为美剧讲法唐朝背景,显然失之粗略。事实上,《24小时》等经典美剧早已问世多年,希望照搬其经验者也不在少数。但成功的例子,却寥寥无几。
关键在于,一部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核能否被读者、观众所接受。用美剧模式来塑造一位来自唐朝的孤胆英雄,显然只会造成文化层面上的水土不服。
不难看到,《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李必反复追问的问题是,捉拿入侵长安的狼卫,到底是为百姓还是为权贵?可见,他们遵从的并不是美剧套路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该剧对长安三教九流全景式的展现,对王朝兴衰的慨叹,既交代了反派能够乘虚而入的原因,又体现了“民为本”的可贵思想。
自6月27日剧集《长安十二时辰》开播后,这部强情节、快节奏且细节处处展现大唐风华的剧集迅速成为国产剧口碑冠军。导演曹盾说,自己为剧集受到认可感到高兴,不管好评、差评,自己都听完消化掉,下次做得更好。
毫无宣传突然在优酷“裸播”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因为紧凑的剧情和巨大的信息量,令不少观众直呼:“看《长安十二时辰》最好不要开弹幕,0.5倍速,才能静心细细品味。”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将于5月19日至2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作为中国最高规格的文化艺术盛事,中国艺术节首次将高速发展的文创产品纳入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