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脆弱、敏感的胖子,影响了一个世纪的影坛
8月13日是著名悬疑导演希区柯克(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1888年,路易斯·普林斯放映了《朗德海花园场景》,这部严格意义上的世界首部电影,标志着电影的诞生。11年后的8月13日,阿尔弗雷德·约瑟夫·希区柯克出生于伦敦的莱顿斯通地区,一个位于查令十字街东北方向的郊区。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彩色电影到3D电影,希区柯克目睹了电影概念的变迁和电影技术的进步,并且从来都是紧跟潮流,甚至将车厢甩开,遥遥走在列车的前方。
他一生曾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却每次都失之交臂。1979年,他终于迎来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份迟来的荣誉并没有陪伴他多久,第二年春天,希区柯克去世。那些恐怖、悬疑、充满挑逗性的经典影像并没有随着作者的离世一并消亡,而是作为一种经验留存在后代导演的作品中。
暴力、性与浪漫是贯穿希区柯克电影的主题,承载这些主题的是充满悬念、刺激气味的悬疑故事。他所有的作品都带着深刻的导演印记,熟悉他作品的人都能认出那些重复出现的镜头语言和视觉符号——他借此表达自己对于人性中的善与恶相互作用的痴迷。
可以说,几乎没有悬疑片导演敢说自己在创作上没有受过希区柯克的影响。
“从十六岁开始,我就看电影报刊”
这位日后的电影大师在年少时并未表现非凡。希区柯克生长在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这在当时的英国几乎是一件怪事。他就读于当地耶稣会办的学校,“或许正是在耶稣会学校期间,我的恐惧感加深了,我总是待在一边。”
“为什么?”
他自问自答:“也许出于对肉体的恐惧。”
当时的耶稣会学校有体罚学生的习惯,因为害怕惩罚,学校经历并没有带给他太多的快乐。他曾说小时候从来没有玩伴,被责备为“相当心不在焉的学生”,成绩平平,独来独往。年幼的希区柯克常给自己发明游戏,要不就琢磨地图与火车时刻表,还经常跑去法庭旁听刑事案件的审判。他是家里的老三,尽管有一个大他九岁的哥哥和大七岁的姐姐,但巨大的年龄差让希区柯克更为孤独。
他的父亲威廉·希区柯克是一家蔬菜水果店的老板。希区柯克五岁的时候,曾因犯了一个小错误被严厉的父亲要求去警察局送一张字条,年幼无知的他不假思索就把便条给了警官,随后立即被送进一个小房子里关了十分钟。警察对他说:“我们就是这样对待调皮小孩的!”
这成为日后希区柯克时常挂在嘴边的事情,被视作他的童年阴影,并被用以解释他为什么不信任警察以及其他穿制服的权威人士。
在希区柯克的多部影片中,都存在一个因无知或误解而被当做疑犯的无辜之人。在1956年的电影《伸冤记》中,亨利·方达饰演的音乐家被当做持械抢劫的罪犯蒙冤入狱。在1959年的《西北偏北》中,普通的广告商人罗杰被莫名其妙地绑架,还被绑架者冠以一个他未曾听过的名字。
“从十六岁开始,我就看电影报刊。”希区柯克提到自己从小就对戏剧、电影有着极大的热情,他常常在晚上独自跑去看首演。在他成长的十多年里,电影从偶然的实验产物演变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到了他成年之际,卓别林已经成为第一位世界电影明星。
在伦敦大学学习艺术期间,希区柯克已经在亨利电报公司为广告部画插画,这为他积累了电影制作的经验。
1920年,刚满21岁的希区柯克初入电影界,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字幕设计员,不久后,他自荐进入美国拉斯基明星公司设在伊林斯顿的一个制片厂,并从字幕设计员升到主任的职位,进而开始指导拍摄无对白场景。
1922年底,希区柯克开始执导首部电影《第十三号》,却因资金链断裂未能完成。之后他在别的电影中陆续担任助理导演、副导演等。直到1926年,希区柯克终于迎来了他独立执导的首部作品《欢乐园》。然而这部处女作的拍摄可谓历经坎坷,剧组一度连买胶片的钱都拿不出来,好不容易拍完又因制片厂领导不满意而禁止其发行上映。但旋转镜头、悬疑元素、表现主义等希区柯克电影元素在这部稍显稚嫩的处女作中已经得到初步展现。
作为电影导演,希区柯克的职业生涯总算踏上了正轨。
“英国幽默是非常表面的,它有局限性。”
倘若以1939年为界,希区柯克的电影生涯可以被粗暴地分成英国时期和美国时期。
《房客》于1927年上映,这部电影常被认为是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希区柯克式影片”,德国表现主义与影片完美结合。希区柯克有一个怪习惯——他热衷于在自己的电影里跑龙套,而他的龙套首秀,正是《房客》中只出现了一个背影的报社编辑员。
《房客》 1927
我同疯子的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萨尔瓦多·达利 超现实主义的旗帜性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是一位富有绝妙想象力的天才,他的作品常以超越现实的奇幻景色而令人惊叹不已
6月21日,“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第八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为全国巡展的首站。展览集中展示了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安东尼·布朗的162幅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