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过时”了吗
——从路遥作品接受历程看现实主义的生命力
作者:王卫平(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从《平凡的世界》三卷本于1986年至1989年陆续问世算起,对路遥的接受整整走过30年的历程。在前20年,对路遥的接受出现两极分化:大众的持续“热”和学术界的一直“冷”。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被称为“路遥现象”。但近十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学术界已发生很大变化。
路遥(右)在陕北农村走访。新华社发
虽然路遥从197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8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还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但他的作品真正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是从198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人生》开始。1983年,《人生》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的公映,轰动全国并且获奖,路遥和《人生》进入了大众接受的视线。《平凡的世界》问世后,形成了持续的接受热潮,一直延续至今。1988年2月,《平凡的世界》三卷本还没有出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开始首播这部作品并召开座谈会。由《平凡的世界》衍生出来的作品就有1989年被改编成的14集电视连续剧,于1990年4月在央视一套、二套播出,并获得电视剧飞天奖;1995年,被改编成连环画,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年初被改编成56集电视连续剧,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并获多个奖项;2018年1月被改编成话剧,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并开启了为期3年的全球巡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华夏文明从历史硝烟中一路走来,经受过无数飘摇动荡的时刻。即便如此,斑驳的历史也未曾消磨中华文化之魂魄,不过为其增添些时代的注脚。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
把牛做为绘画题材来源于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是我内心能量的转换。我对世态、对自己产生很多感悟,这种情绪越来越浓烈,越集中,最终我在艺术当中选择了一个表情达意的符号——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