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2)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2)
2019-11-19 14:08:28 澎湃新闻

“而到了今天,城市化、现代化已成为我们理所当然的底色。我们反而需要在现代化背景下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越是现代化,我们越是要找回自己。”

《武训先生》的“再乡土化”尝试也由此产生。在罗怀臻看来,戏曲的现代化,如今某种程度被理解成欧美化,欧美的戏剧成为我们的模本,而“去乡土化”影响了中国戏曲几十年,几乎成为了各地戏曲剧种的方向。

“但尝试到今天,我们要找回我们自己的身份,要回归,再重新找回自己的本色。我们要让淮剧回到淮剧,回到乡土艺术。”

罗怀臻表示,整个剧的创作过程有意识地寻找回归,让演员的声腔和道白成为舞台主体,让淮剧回到还没有城市化之前的说唱艺术年代。

“从某种程度说,我们也是在寻找中国文化的保存方式”。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回归乡土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倒退回去

回归,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倒回去。整个剧组的创作共识是,以城市人的眼光、国际性的审美来回望淮剧这个剧种独有的特色。以现代剧场的技术,重现了淮剧的质朴风貌。

按照导演韩剑英的话说,这出戏既纯朴又现代。

剧中为了追求浑然一体的质朴感,淘汰了追光,沿用白光照明的传统光效;武训一身乞丐服看起来很破旧,但用的是当下最时尚的面料和用色;唱词偏口语化,有利于声腔的发挥,同时弘扬民乐伴奏的声腔效果,某种意义上说回到说唱艺术的那种质朴感。

整出剧的舞美并不宏大复杂,一桌二椅的舞台准则,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主演梁伟平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也因此被最大程度地凸显。

《武训先生》讲述的是“一代奇丐”武训从自发到自觉地行乞兴学的经历,刻画出一个笃诚于信念,以殉道的精神投身民间教育的形象。剧中,梁伟平塑造的武训从20岁少年到六旬老翁,不仅突破了行当的局限,更跨越了戏曲和戏剧的表演边界,创造了一种戏曲表演的新境界。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剧中高潮部分,当武训遭遇人生第二次困厄,梁伟平用淮剧特色唱腔大悲调展现武训内心世界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之动容,很多观众因此泪流不止。

刚刚获得文华表演奖,又携作品来到福建参加中国戏剧节,梁伟平颇为感慨,他说:“我和罗怀臻迄今合作了三个作品,扮演了他笔下三个人物,这是我从艺50多年来最幸运的事,也坚定了我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但这几个人物都不好演,要有体验也要有体现,没有传统戏曲的功底同样演不好,我力求按照剧本赋予的人物,在表演中体现我的个人风格。”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梁伟平坚持每天跑步至少1小时,“没有体力拿不下这个戏”。在福州演出,梁伟平把刚留起来的寸头又剃成光头,因为“戴头套台上难看感觉不对”。他的双胞胎弟弟梁仲平在剧中演出武训化身,两兄弟每演出一次《武训先生》,就要剃一次光头。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